普济方 - 第 2856 页/共 3614 页
淋拓枳壳汤治发背及恶毒疮肿宜用。抽风毒。
枳壳苦参莽草甘草水荭细辛本白芷黄(各二两)白矾(一两)上药细锉。拌令匀。分作三贴。每贴以水五升。入葱白五茎。煎至三升。滤去滓。于避风处用软帛替换。乘热药水淋拓患处。以水冷为度。
洗熨方治发背。及一切疮肿穿穴后。止疼痛。抽风毒。化疮根。
莽草露蜂窠白芷桑根白皮甘草防风本细辛(各半两)垂柳枝葱白(各一握)上药细锉。以水一斗。煎至五升。去滓。及热于避风处。用软帛替换蘸药水。
承热熨患处。以水冷为度。
竹沥汤治发背肿痛。宜拓方。
竹沥(二升)川大黄黄连苦参黄芩栀子仁锻石木兰皮黄柏(各一两)上药细锉。以水五升。入竹沥煮药至三升。去滓。以绵汤拓疮上。日至十余度。
猪蹄汤治痈肿及一切疮。或烦疼浸淫。宜用浇淋方。
猪蹄(一对去毛净洗)芎赤芍药川升麻甘草蛇床子川大黄蒴槐白皮(各一两)上药锉。先以水二斗。煮猪蹄取一斗。漉去猪蹄。下诸药。煎取六升。去滓。
适寒温浇淋疮。以汤冷为度。拭干。别用敷药。
黄连汤治背疮毒肿。烂疼痛宜拓方。
黄连麻黄根甘草野狼牙羌活桑枝白矾(各一两)上药捣细。每用二两。入葱白五茎。以水五升。煎至二升。去滓。用软帛承热药水。更番淋拓患处。水冷即止。
黄芩汤治发背不消。宜拓方。
黄芩白芷栝蒌根甘草当归(各一两)川大黄(三两)上药细锉。以水七升。
煮至三升。去滓。以故帛汤。更番拓患处。
木通汤治痈疽发背。初觉似有。即速服药取通。兼用此汤淋射。
木通(一斤)白杨皮(一斤)川升麻(半斤)露蜂房(四两)赤芍药(半斤)甘草(半斤)上锉。以水三斗。煮取一斗。滤去滓。适大热用注瓷瓶两三枚。更互盛汤。高抬手注射肿处。勿令间断。可一食久。次用暖水注射一食久。即解散热气。
苦参汤治痈疮烂坏。淋洗方。
苦参防风露蜂窠甘草(各二两)上药细锉。用水一斗。煎至六升。去滓。热汤洗。
冷即住。
猪蹄汤治一切败烂疮。洗方。
猪蹄(一对)败酱(一两)槐柳枝(各一握)黄(二两锉)上药细锉。先以水一斗。
下猪蹄煮令烂。去猪蹄。下诸药。更煎取四升。以布绞去滓洗疮。汤冷为度。以绵拭干。便以生肌膏贴之。
黄连饼治发背、发鬓、乳痈、诸毒肿。宜贴。
黄连(去须)蛇床子乳香(各一两)杏仁(半两)蔓荆根(一握)盐(一分)人粪灰(十分)柳树上木耳(一两)上为细散。入酥和捏作饼子。浓如五钱。以贴患上。用粗布紧扎之。每日三四度易之。夜亦如日。然每易时。先以甘草汤洗之。如未作头。贴药便撮作头。如已穴有脓水。亦贴之即生肌肉。如出脓水已尽。即贴乌膏。若有肉。即取柳树白木耳细研。微微糁于膏上。贴之。
拓肿方。
大黄黄芩白蔹芒硝(各三分)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故帛四重蘸汁中。
以拓肿处。干即易之。无度数。昼夜为之。
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
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根据肿作饼子。浓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即瘥。
升麻汤治发背及诸肿毒。宜拓方。
川升麻(一两)黄芩(二两)栀子漏芦(各一两)蒴根(三两)川芒硝(二两)上件药锉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候冷。用帛药拓肿处。常令湿润即消也。
活调敷散治疽发背。先用箍药。
乳香没药白芷白蔹南星赤小豆天花粉芙蓉叶黄连贝母寒水石地榆黄蜀葵叶(或花或子)白芨百合上为末调。敷疮留口。如疮肿硬而浓。按之方痛。
加草乌尖、野狼毒、蜜、醋调敷。又方明硫黄、荞麦粉等分。井水调作饼子。日干。用时为末。
水调敷之。宜涤汤用新桑白皮、白芷、葱白、苏叶、苦参、露蜂房为粗末。水煎。时温淋洗之。又糁末。用经霜叶兼干为末。糁疮口。又宜红玉散。用飞虢丹、寒水石等分。为细末掺之。能生肉。疮已溃欲结口者。方可用生末。
外台秘要疗啬啬恶寒。似欲发背。或已生疮肿瘾疹起方。
以硝石三两。暖水一升。和令消待冷。取故青布沓三重。以赤处方圆湿布拓之。热即频易。立瘥。
麝香散治发背、痈疽、肿毒、疳、漏等疮。
麝香(别研)轻粉定粉(以上三味各半钱)粉霜(一字半)巴豆(三枚大者去皮)白丁香(四十二枚拣直者)上件先研巴豆细。却入诸药。同研极细为度。如疳疮有眼者。用水和药作锭子。在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如脓多两上。如恶疮发背。鱼眼疔疮。
有紫恶肉。只做散子干糁在恶肉上。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或再上。但少掺药。如不痛。
更加药少许。
治痈疽发背三法
第一法如上药后。觉冷如水。万不失一。或不觉冷。则难治。
莲花蕊(黄须者用三钱)雄黄(半两生)天南星(半两生)川当归(二两去芦)蜈蚣(赤脚者一条生)飞罗面(二钱生)苣霜(二钱生)上七味。不见火曝干为细末。酽米醋调成。用纸花大于患处红晕上半寸许。敷药于纸花上贴于患处。用篦子重叠压纸令着实。纸花留眼子在疮口上。放近下令出脓水。一日一换。临换药时。用煎熟温汤。以软绵蘸汤。洗去旧药。候干。再上新药。其药不可久留。久留则无力。旋合不可过三日。如疮大用药多。则以料剂添合之。如发渴、一面服第二药。或不渴亦多服之。候脓水尽。始用第三药。敛疮口忌一切毒食。患者不可令闻秽气。其药功效。不可尽述。
第二法治疮正发时作渴。虽不渴。亦多服之。
栝蒌(一个)绵(一两)粉草(半两)乳香绿豆粉(各二钱)上咀。水二碗。煎至一碗温服。一日三服。频多煎如熟水。时时呷之尤妙。
第三法
赤蔹(生用)白蔹寒水石(以上各半两飞过)龙骨(半两)轻粉(一钱)黄丹(二钱飞过)上为细末。干糁于疮口上。不可犯生水。如疮口将敛。切戒近色欲。
万全金花散理发背疽疮。疼痛不可忍者。凡肿在脊骨边。根株如碗盏大。上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