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21 页/共 3614 页

去人身上肉。可候钉棺时。专听其声。声发之时。便下手。速涂二七遍。以后自得消平也   卷二百九十五 痔漏门   诸痔   (附论)夫内经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夫痔病之源亦多矣。此独举饱食一端者。   盖四突核饮出气与与之或阴、肥腻。稍纵嗜欲。腐溃脓血。或逗流淫汁。岁月已深。穿穴成漏者。即须用寸金铤子三五次。痊愈。其次服饵调节。谨慎合宜。未有不瘥者矣。   方   皮丸   治崩中及痔方   (出千金方)皮人参茯苓白芷禹余粮干地黄槐耳续断(各三两)蒲黄黄当归艾鲡鱼头稍加。   鹿茸丸   (出圣济总录)   治诸痔漏、牡痔、脉痔、肠痔、血痔等。   鹿茸(酒浸炙令黄)附子(炮裂去皮脐)龙骨(碎研)黄(炙锉)桔梗(炒)生干地黄麸炒)当归(切须各一两半)蒲黄(炒空心煎柏叶汤下。日晚再服。   神效散   治洗痔。凡富贵之人。多因嗜欲。酒色过度。喜怒不常。致生痔漏。或如鼠乳连   珠   治之。   苦参川椒苦葫芦芫荽子槐花枳壳荆芥金银花小茴香白芷连翘独活每服五钱以乌龙膏贴之。临卧时。再以药滓熬水如前洗之。如此三五次。夜则以膏药贴之。常服葛花酒蒸香连丸   槐子丸   (出千金方)   治燥湿痔。痔有雌雄。皆主之。   槐实丸   (出圣济总录)   治五种痔疾方。   槐实(一两)黄(锉)枳实(麸炒)贯众白术肉豆蔻仁防风(去叉)荆芥穗樗荚末。面糊调丸   皮丸   (直指方)   治诸痔出血。里急疼痛。   槐花(微炒)艾叶(炒黄)枳壳(治)地榆当归川芎黄白芍药白矾()贯众盈尺皂角(一锭去米饮下。   疗五痔下血不止方。   槐子五色龙骨槲叶(炙令紫色)干姜芎当归茜根吴茱萸(各六分)白蔹(灰(四分)上捣以意减之。忌生冷   黄丸   疗痔。   黄青葙子漏芦鳖甲(炙)野狼牙(各五分)黄柏(四分)猪悬蹄甲(七枚炙)皮(胆(去足翅炒)蜈蚣(二丸。日二。增之以知为度。   治五痔众医不能愈者。   秦艽白芷浓朴紫参乳发紫菀(各一两)雷丸本(各二两)石南虫(各半两)贯众(三两)虻虫(半两)猪后悬蹄(十四枚)上为末。以羊髓脂煎和丸桐子大。每服空腹米饮下十五丸。日二服。若剧者。夜一服。四日后觉肛边痒。则止。   八日后脓血尽。   鼠乳悉瘥。满六十日。则终身不复发。能久服益善。忌鱼猪肉等物。   治痔丸   (直指方)   诸痔通用。   阿胶(炒酥)黄连贯众(各半两)盈尺皂角(去核醋炙)皮(炙焦)蜂房(炒焦)蛇皮上各存性)当归川芎调气用枳壳散。下消血热。   荆芥煎汤下。食前服。   立圣丸   (圣济总论)   治五痔及肠风下血。   槐花枳壳(去瓤麸炒二两半)五倍子(去灰土)黄(蜜炙切)槐荚(各二两)猪垂蹄甲作片子焙干于石臼内捣末秤和入诸药)臭橘(一百枚)刺皮(一枚)皂荚针(四两)藤子(三枚炒各放冷取出研细)皂子(各三两)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温酒空心服。   乌蛇散   (圣济总论)   治诸痔大肠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