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24 页/共 3614 页
小槐实丸
(千金方)
治五痔十年者。
槐子(三斤)白糖(二斤)矾石硫黄(各一斤)大黄干漆龙骨(各十两)上末四味。
手丸之。
槐皮膏
(和剂方)
治谷道中痒痛。痔疮及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
或肛边生疮。赤烂浸溃。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槐皮楝实(各五两裂外台作陈豉)甘草(删繁用蜂房)白芷(各二两)当归(二两)桃仁取摩疮上。日肛门肿。生
槐角丸
(御药院方)
治肠风痔疾。大便涩滞。气结不通。饮食衰少。面黄肌瘦。或下血不止。或在便
前。或在便后者宜服。
槐角(一斤土炒令焦熟拣净)黄枳壳(麸炒)熟地(干)当归防风(各四两)木香(
黄金散
黄柏黄芩白芷藿香零陵香甘草甘松(各等分)上咀。黑豆一勺。相和水二
圣丸子
(直指方)
治诸痔通用。
藤子(熏一两者三个去瓤炙酥)猪牙皂角(二两酥炙)皮(一两炙令焦)大皂角刺(稀糊丸桐子大。每
七物汤
(圣济总录)
熏痔。
干虾蟆(一枚锉碎)皂荚(三挺锉)艾(一握)鳖甲(二枚)雄黄(一两)麝香(一分)草盖坑口。旋入药一撮。披衣坐上熏。
疗五痔散主酒客劳及损伤。疗下部中傍孔。起居血纵横出方。
赤小豆(四分炒)黄(三分)附子(炮)白蔹桂心(各一两)芍药黄芩(各二分)上
又方
(肘后方)藜芦大黄黄连(各半两)楝木子(十四枚)桃仁(十四枚去皮尖)巴豆(四枚去皮心炙)日三。外着积年。多变痔
又方
大黄(五分)甘遂(二分)黄芩(一分)干姜附子(各四分烧)桃仁(三十枚去皮尖)葱白(七茎)上水六升煮一升半。先服半升。稍安。又服半升。须臾血发。
又服半升。未断。
候发日再作。不过三剂。瘥。忌猪肉等。
治一切外痔翻花。鸡冠痔三十年者。大如蒸饼者亦可治。其功神效。
锅底煤朴硝(半两)雌黄(半两)雄黄(半两)胆矾(三钱)白矾(四两半)上合研细。
根据次干锅内以丸。碗盖之。锅上留分寸。恐药滚起。先发顶火。仍发底火。庶上下火力俱透以枯然焦干方有异效。
艾叶散
(出圣惠方)
治五痔下血不止。宜服。
艾叶(半两炒微黄)黄(一两半)白龙骨(一两)地榆(一两)枳实(一两半炒微黄)白去滓。食前温服。
治五痔及肠风泻血等。
(出圣惠方)鹰头草(半两)甘菊花(半两)地榆(半两)黄(一两)金萝藤(半两)黄药(半两)
加味四君子汤
(出三因方)
治五痔下血。面色痿黄。心忡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炙)黄白扁豆(蒸各等分)上末。每服二钱。以汤点服。一
洗痔方
海桐皮荆芥甘草节苦参葱黑豆上等分。锉成粗粒。水五升。煎汤洗。凡涂药一
催痔散
治五种痔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