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43 页/共 3614 页
(出本草方)用棘针根煮汁洗。(棘针乃小枣刺也)
又方
用鸳鸯一只。治如食法。煮令极熟。切。以五味食之。或作羹食亦得。
又方
用蛴螬捣烂敷上。
卷二百九十七 痔漏门
痔漏
(附论)夫五痔之疾。或出鼠乳。或发寒热。或生疮。或痒痛。或下血。其证不一。治之不早。
劳伤为漏糟粕。肠风痔疾有五种。其证亦异。盖阳气虚而元府疏。风邪乘而热自生。风湿邪热,攻于肠中。致使大便涩而燥热郁血。热散而流溢。冲侵肠里。故以先血后便为热在下。先便后血为热在上。久而不愈。乃作痔。素问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房室劳伤。肠癖为痔。盖以风热不散
方
皮丸
(出济生方)
治五种痔漏。
猪左足悬蹄(烧灰存性)皮(一枚烧灰存性)黄牛角(烧灰成性)贯众槐角子(炮)浸)枳壳(去瓤生香(别研半钱)上为末。米虚弱寒湿痔疾。不宜服之。
麝香皮丸
治肠风痔漏。疼痛不止。大便下血。时举发。
鸡冠花(八两微炒存性)牛角(烧存性)贯众(去毛净)槐花(微炒)油发灰香白芷黄色)麝香(半钱(五个烧存性)上入麝香发病之物。
内补丸
(出圣惠方)
治痔漏积年不瘥。
黄(二分锉)槐花(一两微炒)苦参(半两锉)白桐叶(三分)龙骨(三分)狸睛(一对断(半两)木香(后悬蹄甲(一两煮黄焦)
寸金锭子
(御药院方)
治一切痔漏。久不可忍者。
麝香轻粉硫黄雄黄雌黄藤黄砒霜粉霜黄丹(各二钱别研)黄漆牡蛎红可深下恶物
黄葛花丸
(出宣明论)
治肠中久积热。痔漏下血疼痛。
黄葛花生地黄(焙)黄牛角心小豆花(各一两)大黄赤芍药黄芩当归(各三桐子大。每服
内补散
治痔。
人参黄当归(各二两)白芷桔梗川芎浓朴官桂防风甘草(各一两)上为
鸡峰乌金散
(出直指方)
治痔漏。
穿山甲刺皮(以上二味同炒)猪牙皂角黄牛角心(各碎炒黄)槐子皂荚刺枳壳贯众牛角阿胶(各等分再夹和)上为末。每一钱半。用胡桃肉研烂。并调酒。
食前服
代赭石丸
(出直指方)
治痔变为漏脓血不止。
代赭石(醋碎研)磁石(煮米醋数沸蘸七次研)牡蛎灰龙骨(研)皮(煮焦)皂荚刺矾()上等分细艾曲和血竭塞。日三
二矾丸
(一名钓肠丸)
治痔漏傍穿数穴。脓不止。并肠风脱肛等。
黄连黄芩荆芥蛇床子(各二两)侧柏叶(生四两)槐条镜面草蚵草(各一握)通手洗。
黄丸
(一名黄枳壳煎丸出本事方)
治远年近日。肠风痔漏。肿痒结核成疮。诸药不效。
黄(蜜炙)枳壳(去白麸炒)威灵仙(各二两)续断槐角子(去芦)北矾(枯)当归(半两)上为末。炼蜜丸
枳壳荆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