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131 页/共 3614 页
桃仁(汤浸去皮去双仁)桂心子(各一两)川大黄(二两锉炒)荷叶蒂(三七枚)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入朴硝一分。搅令匀。空心分二服。以利下恶血为度。
荆芥散
(出圣惠方)
治伤折瘀血在内。烦闷刺痛。
荆芥(一握)淡竹叶(一鸡子大)当归(一两锉微炒)地黄汁(一合)上为末。
以水一大盏。煎七分。去滓。入地黄汁。食前日二服。
大黄散
(出圣济总录)
治打扑内伤。瘀血在处。
大黄(炒)当归(切焙)芎(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二钱。空心、日午、临卧。温酒调下。
治有瘀血者
(出千金方)
其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短气。
甘草(一两)茯苓(二两)杏仁(五十枚)上咀。以酒二升煮。丸合为二服。
虻虫散治伤内损处。腹中有瘀血。疼痛烦闷。
虻虫(一分微炒)牡丹生干地黄(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于食前。暖酒调下二钱。
治打损聚血腹中不散。烦闷。
豉(三合)青竹茹(一两)上为散。分三服。以水一大盏。煎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
香豉散治调诸伤损血在内。
豉(半斤略炒)苏木(细锉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温酒下。不拘时候。
二黄散治打损及伤堕。腹内有瘀血。久不消。
大黄(一两熬)生地黄(三两熬)上以水酒二升。煮汁服之。或为末。炼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下。
桂枝散治打扑伤坠。瘀血溷。身体疼痛。
以辣桂为末。每二钱温酒调下。或用辣桂一分。大黄、丹桂各半分。每三钱姜、紫苏煎服。下黑物即安。或未有药。仓卒且服米醋一小盏。亦散瘀。
桔梗散治被打击。瘀血在腹中。内多不消。时发动者。
用桔梗末。熟水下刀圭。
玉质汗方治折伤内损有瘀血。天阴则疼痛。兼妇人产后诸疾。
以三月采益母草。一名重檐。或名夏枯草。拣去诸草及干叶。以新水净洗。于箔上摊晒。
令草干尽。则用手摘断。可长五寸许。勿用刀。即置镬中。量水两石。以草浸。水深三二寸。
则纵火煎。候糜烂。加水三分。减二分以上。则漉去草。取五斗汁。泻入盆中。澄半日。以绵滤取清汁。放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许如稀饧。每服取梨汁烧酒化之。日再。和美粥吃亦得。如远行不能将稀。煎去即更炼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七日内则疼痛渐瘳。二七日平复。或有产妇恶血不尽。及血晕。一两服即瘥。其药兼疗风益心力。无所忌。按本草质汗出西方。色类玉凝血者。入以甘草、松泪、柽乳、地黄。并热血煎成之。今以益母译成。故名玉质汗也。
白马蹄散治伤折。化瘀血为水。
白马蹄(三两烧令烟尽)栗子黄(一两阴干)桂心(三分)蒲黄(一两)龟壳(三两涂酥炙微黄)上为细末。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服。
大黄丸疗被打有瘀血。
大黄(二两)桃仁(去皮尖熬)虻虫(各二十一枚去足翅熬)上捣。以蜜为丸。
内酒一升中。煎取七合。一服之。
青竹茹散疗若为人所折。举身尽瘀血。
刮青竹皮(二升)乱发(如鸡子大四枚烧灰)延胡索(二两)上为散。以水合酒一升。
煎三沸顿服。日三四。一方无延胡索。
内消散治打损内有瘀血不散。疼痛。
生银(一两捣碎细研)雄黄(细研)婆娑石(研细各一分)上研匀。不拘时候。
以温酒调下半钱。
延胡索散治车马坠损。瘀血不散。攻刺疼痛。
延胡索蒲黄(各一两)肉桂(半两去粗皮)上为细末。每服用沥油半盏调下二钱。
日三四服。
疗被打有瘀血方
姜叶(切一斤)当归(三两)上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蒲黄散治被打伤破。腹中瘀血。
蒲黄(一升)当归桂心(各二两)上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