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144 页/共 3614 页
(出三因方)
治坠堕死。兼打扑闷绝者。
急以手袖其口鼻一食顷。复开。先与热小便服。若觉气绝不能言。急擘开口。以热小便灌。或以酒小便服。火伤、冷小便灌之。皆能起死。甚验。
为重物所顿笮欲死。
(出十便良方)以半夏如大豆者为末。内鼻孔中。此五绝俱疗。五绝、一曰溺绝。二曰墙壁所笮绝。三曰压绝。四曰自缢绝。五曰产蓐绝。并可用。纳鼻孔立活。虽经一日。而心温者。亦可救。
竹皮汤
(出十便良方)
治为兵杖所加。木石所笮。血在胸及胁中。痛不得气息
青竹(刮取茹)乱发(各如鸡子大二枚)上放炭火炙焦燥。合捣筛。以酒一升。煮三沸上。一服尽之。三服愈。
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疼痛。叫唤不得。瘀血着在内。
(出本草)以鼠屎烧令末。以猪脂和敷痛上。急裹。不过半日乃止。
苦杖散
(出保命集方)
治从高坠下。涎潮昏睡。此惊恐并也。
以苦杖不以多少为细末。热酒调下。如产后瘀血不散。或聚血。皆治之。
疗压扑损伤。
(出本草)捣核桃肉和酒温。顿服便瘥。
治人忽坠破损伤。
(出本草)以冷水喷之令身噤。肠自入也。
治坠扑内损。散败止痛。及恶疮发背等。
(出本草)以重阳日收取茄子百枚。去蒂。四破切之。硝石十二两。碎捣。以不津瓶器。大小约可盛内茄子者。于器中先铺茄子一重。乃下硝石一重覆之。如此令尽。然后以纸数重密封之。
安置净处。上下以新砖垫覆。令得地气不犯地气。至有五月后。取出。去纸两重。日中曝之。
逐日如此。至二三月度已烂。即开瓶倾出。滤出渣。别入新器中。以薄纸盖头又曝。直成膏乃可用。内损酒调半匙。空心饮之。恶血散则痛止而愈矣。诸疮肿亦先饮酒半匙。又用膏于疮面涂之。当觉冷如冰雪。疮干便瘥。其有根本在肤腠者。亦可内消。若痛久干硬。即以饭饮之物涂之。
整骨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从高坠下。筋骨断折。内外俱损。疼痛难忍。不问
轻重。并皆治之。
白矾(一十二两飞过)黄蜡(六两)黄丹密陀僧(别研)自然铜(别研为末以上三味各四两)乳香(另研)朱砂没药(别研以上三味各一两)猪脂(一十二两腊月者)上件用银石器或新锅。内先下猪脂熬成汁。去筋膜滓。次下蜡候熔。退火候稍冷。方下密陀僧、黄丹、自然铜末。添慢火熬。以柳木篦子搅。候滴下水不散为度。抬下铜子于冷地上。
入朱砂、乳香、没药、白矾。更以篦子搅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热葱酒送下。(葱白切如丝于热酒中。以盏合少时。勿出寒)如昏困不能咽药者。即用葱酒化开灌下。仍将二十三丸切开。于纸下以火炙之。如不化入油少许。随所伤大小摊成药靥。恐此药不粘。以云母膏涂靥周遭贴之。良久糜变成痒。若骨碎及蹉跌者。并皆平正。不成芦节。其伤破处。便生肌肉。多年伤折。每遇阴晦。发作疼痛者。亦可服。不拘时候。
又方
(出永类钤方)用水蛭、茴香各一两。先以茴香三钱。同水蛭炒。去茴香。又以茴香七钱微炒。共为末。
用水煎苏木加酒。和调乌药顺气散。一贴作三服。又法砂、水蛭、竹膜、丝头四味。将砂炒蛭。去砂用蛭为末。竹丝烧灰。和酒调服。
治从高坠下。瘀血胀心。面青气短欲死者。
用飞驳鸟(味甘寒)翅羽七枚烧末。酒服之。得右翅者最良。(飞驳者即雄鹊也烧毛作屑。内水中沉者是雌也。其翼左覆右者是雄)
又方
用韶粉(味辛寒)一钱匕。和水服之。即瘥。
治从高坠下。头破脑出血。中风口噤。
用黑豆(味甘平)一升炒去腥。勿使太熟。杵末蒸之。令气遍甑下盆中。以酒一升淋之。
温服一升。复取汁膏敷疮上。
卷三百十二 折伤门
坠车落马(附论)
夫或因乘车马。或登陟危险。误为倒仆。轻则蹉筋脉。蹴损不得屈。甚者乃趾折筋骨。
治宜速以养血脉续筋骨之剂。服之则及效速矣。
方
乳香乌龙丹治落马坠车。打扑闪肭。损伤筋骨。疼痛闷乱。活血止疼。及中风瘫
痪。口眼斜。妇人血风。腰腹四肢。走注疼痛等疾。
骨碎补胡芦巴(炒)破故纸(炒)川乌(炮去皮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金毛狗牡蛎(烧赤)甜瓜子(炒)黑牵牛赤芍药自然铜(烧赤醋蘸七次)川楝子茴香(炒)牡丹皮五灵脂白芍药(各一两)苍术(二两去皮炒)官桂(半两)细墨(七钱重)木鳖子(七个)没药(二钱半)乳香(二钱)上为细末。研匀。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温酒下。日三。
神圣膏
(出德生堂)
治跌伤后。用此药敷贴。仍服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