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32 页/共 3614 页
甚。
藿香叶草豆蔻仁(炮)青橘皮(各四两)甘草丁香(各半两)乌梅(五十个)肉豆蔻
香朴丸
(出大全良方)
治肠胃虚冷。泄泻注下无度。脾虚气闭。不进饮食。
大浓朴(五两)北茴香白术陈皮(各三两)诃子赤石脂(各两半)上为细末。面糊丸
豆蔻丸
(出大全良方)
治脏寒泄泻不止。服诸药无效。亦可治男子。
上用肉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研细。入陈米白饭捣令匀。得所丸如绿豆大。空心煮粟米
胃苓散
(出大全良方)
治秋夏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亦治
男
子。上合和五苓散、平胃散。姜、枣煎。空心服。
五香散
(出大全良方)
治食鱼伤。泄泻不止。气刺下冲。及妇人产前后腹
痛。
血气奔疾。用
痢。煎陈米饮调下乌药白芷(炒)枳壳白术(炒)良姜甘草莪术(有孳者减半)上等分为细末。
每服
人参豆蔻散治久泻不止。诸药无效。仆累试之有效。
人参肉豆蔻干姜浓朴甘草陈橘皮(各一两)川芎桂心诃子北茴香(各半两)
普贤丸治大便溏泄者。脾气薄。胃气弱。水谷不能消。饮食不能化。肠胃虚则下
为阴泄。
之。
龙骨(煨)黄连茱萸蓬术(各等分同炒色变为度)上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
神术丸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治伤风头项背拘急。鼻流清涕。
苍术(一斤)本川芎(各六两)细辛(一两六钱)独活(四两)粉草(二两六钱)上为
卷三百二十一 妇人诸疾门
下痢
(附论)夫赤白痢者。古人名之滞下是也。究原疾皆因外感五邪之气。内伤生硬冷热之食。其证不一感寒成滞肝木致痛冷丸。温脾去积滞。或六神丸。未有不安者也。或曰。虽古人有言。无积不成痢。专以去积为先。岂有一岁内。独于秋夏之间。人皆有积。而春冬无。盖风邪入胃。木来乘土。不为克化。古方治下神术散要药也。又有一坊一郡之内。上下传染。疾状相似。或只是有一家长幼皆然。或上下邻里间相传染。成有病同而证异者。有证异而治同者。或用温剂而安。或用凉药而愈。如此等是毒疫之症。毒痢者。虽当五运六气之相胜。亦不可狎泥此说。是毒疫运气相胜。岂独偏于一坊一郡。而独于一家二家者乎。如此证。当先察其虚实冷热。虚冷者以败毒散多加人参、甘草、陈米、姜、枣煎服。及三黄熟艾汤、黄连阿胶丸、五苓散、驻车丸。可选而用之。如下痢赤多。或纯下鲜血。里急后重。大便不通。身体壮热。手足心热。大烦燥渴。腹胁胀痛。小便赤色。六脉洪大。或紧而数。或沉而实。此热痢也。宜白头翁汤、三黄熟艾汤、五苓散。可选用之。若风痢下血太过。宜用胃风汤加木香、黑豆煎服。若秋夏之呕逆恶心。小便不利。及五心烦热。六脉虚弱。此等脉证。正因伏暑而得。此疾宜服香薷散加黄连、甘草、当归、酒水浓煎。井华水冷顿服。兼服酒煮黄连丸。或小柴胡汤加人参煎服。必愈。如杂证一退。而痢尚未止。则以四物汤加胶艾煎服。以调阴阳。未有不安者也。水谷不分。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淡竹叶煎汤调服。如烦躁甚者。亦宜服之。若不明伏暑之证。但以脉虚而妄投硫、附、姜、桂、丹石之药。必致杀人。深可叹息。若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手足逆冷。或有呕逆。全不入饮食。欲温而恶冷。六脉微细。此由脏腑虚冷之故。宜木香散加服四味理中汤。及钟乳健脾丸。甚者四肢逆冷。六脉沉绝。当一味峻补。兼灸气海、丹田二穴。更以助胃之药。此守而不攻之意也。宜四顺附子汤、三建丹、白丹、加味参附汤、姜附汤。皆可选用。如年尊虚弱之人。或素来禀受怯弱。亦宜此法。斟酌调理。然宜开胃进食为先。食可得入则脾建也。糟粕便聚。糟粕既成垢腻。鲜血瘀滞。不患其陨矣。如久痢不瘥。肠滑泄不止。诸药不效。方可施之涩肠止泄痢之剂。亦宜先以龙虎骨、肉豆蔻等之剂。诃子、钟乳、胡粉之药。近人多用罂粟壳、地榆之属。然此物性太紧涩。如少壮之人。健壮者服之。间奏其效。若是疫毒受暑湿之证。及年尊之人。或素性怯弱。服此莫不受其大害。以固秘涩肠为先。则风寒暑湿之邪。惟涩而不去。而胃脘闭而不通。禁口不食。日见羸瘦。糟粕不入。肠中所患。无由可除矣。若有此证宜以参苓散、四君子汤加以石莲、山药之剂。治之必愈。治痢欲求补药。有温通之意在焉。如四君子汤、理中十全汤加白豆蔻、茯苓、官桂、草、浓朴之属。可以散风邪。可以分水道。可以开胃脘。
可以治缠扰。可以通秘涩。此攻守之意两全也。大抵治痢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滑者涩之。闭者通之。有积者推之。风则散之。暑则涤之。湿则燥之。热则冷之。凉则温之。热者调之。以平为期。不可以过此大法也。下痢者。脾胃虚寒。脏腑怯弱。饮食不得和。水谷不能养。故少力减食。腹痛。妊娠下痢者。冷热相乘。阴阳相激。腹脏怯。故寒热之邪物为攻。搏于血海则痢。多搏于肠胃则痢。瘀血邪小便红如杂痢。与龙骨丸治之。
方
花香散治妇人男子小儿阴阳不知。冷热相搏。积而成痢。或赤或白。赤白相杂。
日夜无度
气久积。并宜罂粟壳(制)陈皮(去白)粉草(各一两)浓朴(半两)青皮白姜(各一分)上为细末。
热泻
黄芩汤治干呕下痢。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两)上以水七升。温煮取三升。
温分
四顺附子汤
附子(生去皮脐)白姜(炮)甘草人参(各一两)上咀。每服四钱重。水二盏。煎至手足冷。
酒蒸
治吐泻赤白痢。
陈皮黄连(七钱半)木香(五钱)上件锉作二服。赤加乌豆一钱半。白加干姜一钱半。
赤
四味阿胶丸治热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