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35 页/共 3614 页

清气汤治肌热骨瘦者。阴衰阳盛也。是气弱而血热。则搏而不通。外蒸肌肉。内   蒸骨髓。   酸疼。或时盗   劳。及羸瘦之人。   紫苏子五味子大腹子枳壳桑白皮(微炒)菖蒲地骨皮白术柴胡秦艽独活分)上为   薤白汤治血虚劳倦。   鹿角胶当归(去尾)黄(盐炙)肉桂石斛干地黄(酒炒)木香白术白茯苓鳖参(二钱)   香甲散治热病后虚劳。或四肢倦怠。脚手疼痛。饮食无味。肌肤黄瘦。或热疟盗   汗。头晕鳖甲(三两醋浸去裙炙黄又入醋蘸七次)当归木香人参附子槟榔羌活川芎沉艽桂滓温服   香甲散治妇人血气虚劳。四肢少力。肌肉黄瘦。多困减食。遍身酸疼。真邪相   击。心腹撮木香(三分)干姜(三分)鳖甲(醋炙二两)牡丹皮赤芍药橘红桂心人参茯苓钱。   水一大   乌鸡煎丸治虚劳证。   乌鸡(一只)五加皮(二两)上用酒醋各一瓶同煎烂。去皮骨捣膏。加黄鳖甲散、妙香散年干   地黄膏子。治妇人元脏血气衰少。困倦无力。或发烦热。饮食减少。并宜服之。   熟干地黄(八两)净蜜(十两)上将熟干地黄为细末。同蜜熬成膏子。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甘草干姜汤治男子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皆因阴乘于   阳。心肺经甘草(炙)川白姜(炮等分)上锉散。每服三钱。食前煎服。   大圣散治五劳七伤。男子女人可服。   川白芷本川椒人参白姜丹参白术浓朴石枣卷柏茯苓柏子仁细辛汁。生姜汤化下。   寸金散治妇人虚劳百损。内伤气血。风冷客邪。耗散真气。脐下炙寒。刺痛难   忍。小便淋   药不瘥。此方立效紫苏花胡椒韶脑破故纸蛇床子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酒一五次   暖宫丸治冲任虚。损下久冷。脐腹痛。月事不调。或多不断。或及期不至。或   崩漏血。   腹。小便白浊。面色痿黄。肢体倦怠。饮食不进。渐至羸弱。及治子宫久寒。不成胎   孕。   生硫黄(六两)禹余粮(酸醋淬手捻为度九两)赤石脂(火红)附子(炮去皮脐)海螵蛸酒下。   增损四物汤   (出合剂局方)   治妇人血气不足。四肢惰怠。乏力少气。兼治下   血   过多。荣卫虚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   水一盏。   服之。   加莪术黄冬。   大汤腹非逐血药。但能推陈致新。多服不妨。今人往往疑其逐血性寒。则不然。看其用药可见矣。   若恶血去多。徐徐补之。亦不为晚。不可姑息。以贻后患。且如古方用四顺理中丸。为产后进食之剂。既用蜜丸。又倍甘草。其甜特甚。岂能快脾。不若只用理中汤。少损甘草。素有痰饮者。二陈汤之类服之为佳。且如妊妇恶阻。古方有茯苓丸、茯苓汤。内有地黄、竹茹、川芎辈。安能定呕。服之则愈见增极。大抵恶阻。皆由素有痰饮以致之。可用二陈汤。名小茯苓汤。用之极妙。不可不知。   百花膏治妇人因失血后气弱。或产后虚羸。亦宜服之。   熟干地黄生干地黄川芎白茯苓马鞭草荆芥(各四两)官桂白芍药当归(各二乌梅半枚。   月。经   当归没药丸   (出保命集)   治妇人真气虚惫。血气衰少。不能荣养。致使经水   不   来。或发寒热当归(锉)没药川姜(炮)天仙子(炒黑色)苍术(炒黄)芍药川芎熟干地黄(各二   大效内补丸   (出永类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