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93 页/共 3614 页

用干地黄、大黄各四两。杏仁四十枚。春酒五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夜一。   治脚膝风湿。产中少力。多疼痛及阴汗。   (出御药方)用烧矾作灰。细研末。一匙。头沸汤投之。淋洗痛处。   理中茯苓汤   (出试效方)   单治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   (太阳寒水客也)。   呵欠嚏喷   (足少阳溢也)。   口亡津液   (足阳明不足也)。   心下急痛而痞   (手少阴受寒也。故急痛。足太阴血滞为痞)。   身热近火   (热在皮表。寒在骨髓。亦有拒寒战栗也)。   脐下恶寒   (丹田有寒也)。   浑身黄而白睛黄   (寒湿也。以湿证之覆其寒也)。   溺黄赤而黑频数   (寒湿胜也)。   自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   (至阴湿胜也)。   其脉诊得在右关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极缓   (弦急为寒。加之以细缓者。   寒水。杂以寒。甚者湿胜。出黄色也。又洪大者。心火受制也)。   左尺按之至骨。举指   来实者   (壬癸俱旺也)。   六脉按之俱空虚   (下焦无阳也)。   先以轻剂去其中焦   寒湿。兼   白术干姜炙甘草人参茯苓   (除寒湿各五钱)上件为细末。每服秤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冰之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以对足太之令   黄白术汤   (出试效方)   治妇人四肢沉重。自汗上至头际颈而还。恶风。头   燥   热。   黄(一两)白术(半两)黄柏(酒制二钱)细辛(二分)川芎(半钱)吴茱萸(半钱)羌胡升麻(各腹中不快。加炙甘草一钱。汗出不止。加黄柏一钱。   疗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   时前后血   不来。治之方以乌鱼骨、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法用魏志。华佗治妇人长病经年。世谓为寒热注病。冬月中。佗令坐槽中。平旦用冷水汲灌。   云佗乃使燃火温床。浓覆衣。良久。汗始出。着粉便愈。(出风科集验名方)   乌金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妇人诸般发搐。   真川墨乃松烟也。磨酸醋。缓缓啜两口。即效。妇人产后头摇目不开。服之便住。次用豆淋   治妇人血噤失音冲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