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98 页/共 3614 页
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起死方。
肥羊肉(三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上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
当归散
治妇人血崩不止者。四十岁以上亦可服。
当归(一两)龙骨(一两烧赤)香附子(一两炒)棕毛灰(半两)上为末。每服四钱。空心
半夏丸
治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虚肿。亦消宿瘀。百病通用。
用圆白半夏刮净槌扁。以生姜汁调和。飞白面作软饼。包掩半夏。慢火炙令黄色。去面取半
治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事来多。
取细椿木棍一大握。东引者洗之。以水一大升。煮分再服。便断。亦止带下。
白崩
以芎归汤加南木香下震灵丹。
治妇人血海败。
以佛尼降真二两锉碎。每服。水一大碗煎至半碗。空心连进二服。
四仙丸治崩中。夫崩中者。由劳伤过度。使脏气俱伤。冲任俱虚。不能为拘放思
虑。逆下而为之崩。产后血为经血。经血既伤。脏气既损。不能将养。不慎劳役。早则
生虚。体不任远。使经血暴下。谓之崩。凡崩下带下。而复无所苦。宜与鹤顶丸主之。
若小腹急满痛者。难治。内有瘀血也。勿止之。止则复满。愈加不可治。宜先与四仙
丸。后与鹤顶丸。既崩而桃仁(去皮尖)当归大黄(醋浸炙)水蛭(锻石炒各一两)上为末。醋糊为丸。梧子大。
二气丸
治漏下者。因气损耗故冲任之脉因此虚矣。既治经不得根据时。淋沥不绝为之崩中漏
下。产后是其由也。鹤顶丸俱宜服之。妊娠漏下血者。名曰胎漏。月经不行。盖血养胎
既不尽本气。气衰而不能纳在经也。如便来有如经。或因伤动而漏下。乃服二气丸、鹤
顶丸止之。不止。则胞干子损矣。
艾叶(一两醋浸一宿煮干作为度)阿胶(半两锉炒令沸)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
鹤顶丸
治带下之证有三。未嫁之女。月经初不止而即得。或浴之以冷水。或热而扇。或当
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有家之妇。阴阳过多。即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络触冷。
遂使秽液与血水相连带下之。产后带下。由亡失血气。伤动胞络。门开而外风袭。肌体
虚冷风入。冷风与热气相连。故成液而下。冷则多白。而热则多赤。冷热相交。赤白俱
下。鹤顶丸治艾叶(一两醋半盏煮干为末)牡蛎(一两三钱盐泥)赤石脂(一两半醋淬七次)吴茱萸(子(半两炮乌梅煎下。空心服。
治妇人血崩屡效方。
(出大全良方)当归白芍药干姜棕榈(各等分)上各存性。碾为细末。称过。醋汤调。以有节朱箸在四十丸转。食前服之。仍与炒黑香附子丸。
当归散
治血崩。
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五钱)上各等分为末。米饮汤调下。食前。一方无棕毛
当归汤
治妇人下血不止。腹痛。
当归(焙半两)柏叶(一两)薤白(六茎切)禹余粮(三分醋淬三次研末)上先将三味服
治妇人血山崩。
百草霜血余灰棕榈烧灰莲蓬烧灰(用碗合)上各等分。用无根水一盏送下。每服五钱
棕榈散
治妇人崩中下血数升。气欲绝。宜服。
棕榈(三两烧灰)紫参(一两)麝香(三钱细研)伏龙肝(二两细研)上件药。
捣细罗为散
磁药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
白磁药(一两细研)柏叶(一两微炙)柏树细皮(一两锉炒黄)茜根(一两锉)上件药。捣
桑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