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05 页/共 3614 页
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粮鳖甲干姜细辛当归芎石斛芍药牡蛎(各二两)方寸匕。日姜、白
蔷薇根皮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皮骨相连。
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时腹内痛。不欲饮食。
蔷薇根皮(一两锉)慎火草(半两)白薇(一两)桂心(半两)败龟(一两涂酥炙令黄)黄两锉微炒)叶(一两
云母芎散
(出千金方)
治五崩身瘦。咳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俯仰。阴中肿如有疮状。
毛中痒时。痛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
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酸噫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
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
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
云母芎代赭东门边木(烧各一两)白僵蚕乌贼骨白垩皮(各六铢)鳖甲(一。
镇宫丸
(出济生方)
治妇人崩漏不止。或下五色。或赤白不定。或如豆汁。或状若豚肝。或下瘀血。脐
腹胀痛。头晕眼花。久而不止。令人黄瘦。口干胸烦不食。
代赭(火醋淬七次)紫石英(火醋淬七次)禹余粮(醋淬七次)香附子(醋煮各二两)粉炒成珠子)糯米糊为丸
治妇人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
(出大全良方)用干姜、京墨各一两。为末。白蜜糊丸。酒下。日五丸。神验。
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
(出本草)用好墨末一钱匕。服。
又方
(出大全良方)以常炙猪肾食之。面裹煮吞之亦佳。
伏龙肝散
(一名禹余粮散出三因方)
治血气劳伤。冲任脉虚。经血非时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杂。
或赤白相兼。脐腹冷痛。经久未止。令人黄瘦。口干。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虚烦惊
悸。使人无子。
伏龙肝赤石脂(煨酒淬)牡蛎(取粉)乌贼骨(取粉)禹余粮(醋淬)桂心(各等分)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一方有龙骨。一方粥饮服。
椒朴丸
治妇人血海虚冷。脐腹痛。崩漏赤白。男子肾虚。下元久弱。
川椒(去目炒去汗二两)苍术(去皮酒浸晒干四两)干姜(四两切)浓朴(二两切与姜同和炒)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食前。
四生丸
治妇人沉痼久冷。赤白崩漏。脐腹痛。窘迫后重。大便冷秘涩闷。
白附子干姜(炮)舶上硫黄半夏(姜制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一
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
(出圣惠方)桑耳(二两半)鹿茸(十八铢)上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每日
又方
(出千金方)地榆知母上各指大长一寸者。咀。以醋三升。东向灶中治极浓。去滓。服之。
禹余粮散
(出御药院方)
治血气劳伤。冲任虚损。崩漏带下久不断。或下如豆汁。或成片如豚肝。或五色相
杂。或赤白相兼。脐腹冷痛。面体萎黄。心忪悸动。发热多汗。四肢困倦。
禹余粮(醋淬)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牡蛎乌贼鱼桂(去皮)浮石(各等分)上粮
小牡丹煎丸
治妇人子宫久冷。崩漏赤白。脐腹疼痛断续。绝孕。
良姜(切面麸炒二两)附子(炮去皮脐)当归牡丹皮熟地黄(各三两)玄胡(一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