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09 页/共 3614 页

马蹄屑汤   (一名白马蹄散出千金方)   治妇人白漏不绝。   白马蹄赤石脂(各五两)禹余粮龙骨牡蛎(各四两)附子熟干地黄当归(各三两)一方用白石脂   马蹄丸   (出千金方)   治白漏不绝。   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为末。蜜丸   内补丹   补中调血。治妇久患血崩不止。累医无功。宜用此药。立见效。   黄连山茱萸干姜当归鳖甲芫花(醋搜令湿)香白芷干漆(油搜令湿)川乌头味。同入一官桂(一分锉去粗皮)陈皮(一分锉碎炒)芸苔(一分炒取白仁)白龙骨(一分令通赤细研)上四味为细末。同前研药都作一处。拌合。再研令匀。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治妇人血崩不止。   用破定器碗盘不拘多少。在硬石上用硬石打碎。用纸帛包住。再就石上捶极细。用生绢两重三十丸   调经升阳除湿汤   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失节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上气。逆急上冲。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指下得之。脾土受邪也。   也。心主血。血主脉。二者受邪。病皆在脉。脉者血之府也。心者人之神也。心不主令包络代之。故曰心之脉主属心系。心系者包络命门之脉。至月事因脾胃虚而心包月水不调也。况脾胃为血气阴阳根蒂。当除湿去热。益风气上伸。以胜其湿。又云火郁故发之。   柴胡羌活(各钱半)防风(一钱)蔓荆子(七分)独活(半钱)苍术(一钱半)甘草(炙上咀。如麻豆大。   待从、不绝脱漏   神仙聚宝丹   治血海虚寒。外乘风冷。搏结不散。积聚成块。血气攻疰疼痛。崩中带下。   没药琥珀(各一两别研)辰砂(一钱研细)木香(煨取末一两)滴乳(别研一分)当归(一丸温地宜四存性。为末。入盐五更井水服之。又宜   鸡苏丸   以上皆是血遇热则行者。   又宜白芍药一两。干姜二两。咀。炒今黄色为细末。空心米饮下。服半月见效。又宜当归   芳香散治崩不止。   香白芷(一两半)龙骨(一两)刺芥叶(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米饮汤调   霹雳散   治经脉妄行。血崩不止。   香附子(六两去毛)川乌头(炮去尖二两)锻石(油炒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烧锤淬   艾煎丸   治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痛。   艾叶(米醋浸一宿炒灰)陈橘皮(去白)高良姜(锉炒)干姜(炒)赤芍药白芍药吴茱萸(汤洗七次焙)蓬莪术(煨)龙骨牡蛎(各一两)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三妙散   治妇人血崩。   用平胃散、四君子汤各二贴。先合煎数服。然后吃后药。   三灰散   败棕梭皮桎木叶上化灰存性。每服二钱。酒煎至七分。空心服。要为丸。酒煮糊丸黄   四神散   胡椒(四粒)血柏树根(一两嫩者)甘草(半两)细辛禾瓯根(各一两)上咀。每服二可以   荆芥散   治血崩年深。只一服即效。   荆芥根(瓦上焙干焦存性)茴香(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玉芝散   治血崩。   香附子(半生半熟)代赭石上为细末。用酒调下。大血崩者。煎服。一方白汤调下。   蔷薇根煎疗妇人崩中及痢。一日一夜数十行。悬钓根蔷薇根柿根菝(各一)上锉合。釜中以水淹。使上余四五寸。   会汁煎取可丸。丸梧桐子大。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