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13 页/共 3614 页
以水
阿胶散
治妇人血伤。兼带下不止。
阿胶(炙燥)柏叶(焙干)当归(去芦头焙)龙齿(别捣细研各半两)禹余粮(醋淬细研一
立效散
(出经验良方)
治血崩。及赤白带下。
晚蚕砂(醋浸一宿焙干秤)当归(酒浸焙干)女子头发(焙焦)乌龙尾(生姜自然汁浸焙干
芍药酒浸方
治妇人血伤兼赤白带下。
芍药黄生地黄(各三两)艾叶(一两)上四味。咀。如麻豆大。以绢袋盛。
浸酒一
蒲黄丸
治妇人血伤。赤白带下不止。
蒲黄龙骨(各三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黄汤下。
地黄益母草汤
治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
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各半碗)上件。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
五倍子散
治血崩带下。
大艾(一两醋煮)五倍子(二两炒末)乌梅(半两去核)川芎(半两)上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两服止。
治血下带下。
香附子(杵去皮二分童子尿浸一日夜)艾叶(三分米醋煮透晒干)上为末。秫米糊丸梧桐子
治崩中带下。并肠风泻血及血痢。
以野猪外肾和皮烧灰。不用绝过为末。米饮下。
治崩中带下。肠风下血。兼赤白痢。
用棕榈烧灰存性为末。汤破酒浸令淡。调下三钱。空心服。
治下闭血瘀。女子带下下血。及妇人崩中。
用炒牛角并烧灰。酒服。一方为末。酒调服。
金不换散
治妇人血海暴崩。淋沥不止。
朱砂(二钱)当归飞罗面乌龙尾(灶屋上垂尘是也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烧秤一妇人经候黑血凝结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泄不止。谷有时不化。有时化。后血块暴下。
并不快。饮食减少。甚至瘦弱。求治。乃审而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
故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夏之阳气。令其上升。乃泻秋冬收藏殒杀至理也。天地之气。以升降浮沉乃从四时可不畏哉。夫人之升降。亦有四时。天止。是前阴之气血已脱下矣。水泄又数也。前阴者。精气之户。下竭。是病患是也。阳生阴长。春是也。在人之身冷谷气又不升。其肌肉消少。是两仪之今下焦久脱。此为寒矣。此病久沉大举。以助升长。补养气血。不致是也。故经云。风胜湿。是以所胜而滋元气。如其不止。后用风药以血脱益气。古圣人之法也。先补胃皆以为补气黄(二钱)人参(一钱半有嗽去之)炙甘草(一分)升麻(半钱)柴胡(半钱)白术(三盛暑之伏瘦金肺逆每服中加少许秋凉去之)上咀。每一服秤一钱或二钱。视食加减之。如食少已定。二钱内更减之。不可令胜食。每服水二大盏煎一盏去滓。稍热服。如腹中痛。每服加芍药三分去皮中桂
治暴下血。
以葫五枚去梗皮。量多少。入豆豉捣为膏。可丸即丸梧子大。以米饮下五六十丸。无不愈者
卷三百三十一 妇人诸疾门
赤白带下
(附论)夫带下有三十六种。色虽不同。所致则一。皆自劳伤过度。损动经血。致令体虚受于风冷。
手太阳妇人。上为乳汁。下为月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也。
病者起于风气寒热之所伤。或产后早起。不避风邪。风邪之气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赤如伤足人则为不同妇人平居之时。血欲常多。气欲常少。方谓主气有原。百疾不生。倘或气倍于血。气倍生寒白俱久而羸凡妇人赤白带下或出白物如脂。可服导水丸、禹功散。或单用无忧散。量虚实加减。泄讫。
茶调矣。
方
沉香牡丹丸
治妇人血海久虚。经候不利。赤白带下。白气冲心多发刺痛。四肢困烦。
沉香(三分)牡丹皮(去心)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黄(去芦蜜炙)人参茯苓壳(去每服
治女人诸带下方。
大黄附子茯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苈(各三两)浓朴人参当归虻虫蜀椒每服空葶苈。
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