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19 页/共 3614 页
治妇人赤带下。腹内疼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日渐羸瘦者宜服。
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半两锉炒)熟干地黄(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上件药
治妇人赤带下方。
(出圣惠方)龙骨(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矾(一两烧汁尽)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
以
又方
(出圣惠方)熟干地黄(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艾叶(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
黄连散
治妇人带下。若挟热者多下赤脓。
黄连(去须)灶突中煤(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日三。
治妇人赤带下不止。
赤芍药(一两)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
用桑树东南枝白皮一握。日出前取之。细擘分为三服。每服以酒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每于
狗头骨丸
(出仁存方)
治冲任极虚。白浊、白沃、白带。脐腹疼痛。气体怯弱。饮食减少。
黄狗头骨(一付烧为灰存性不可白)紫石英赤石脂禹余粮代赭石(各醋淬)香附子(炒焦)当归白薇卷柏牛膝附子(炮)覆盆子熟艾(醋煮)牡蛎()熟地黄(米饮下
酒煮当归丸
(出试效方)
治疝白带下注香港脚。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重浓绵衣盖其上。犹寒冷
不任。寒之极也。面如枯鱼之象。肌肉如刀刮。削瘦峻之速也。小便不止与白带常流而
不禁固。自不知觉。面白目青蓝如菜色。目昏眩无所见。身重如山。行步欹侧。不能安
地。腿膝枯瘦。大便难秘。口不能言。无力之极。食不下。心下痞。烦心懊。不任其
苦。面停垢。背恶寒。小便遗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阳真气竭。故哕呕不止。胃虚之极
也。其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脉洪大而涩。按之无力。犹为身寒之证。沉按之不
动。是为阴寒之极也。若空虚。则气血俱虚之极也。
当归(一两)黑附子(七钱炮去皮脐)茴香(半两)高良姜(七钱)上锉如麻豆大。以上等干酒一升半同煎。至酒尽为度。木炭火上焙干。同为细末。炒黄盐丁香(各半两)全蝎(三钱)柴胡(二钱)升麻木香(各一钱)苦楝(半两生用)胡索上与前四味同为细末。酒煮白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宿食消尽。淡醋汤下。
忌油腻、冷物、酒湿面等。
龟甲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白带下。腰膝疼痛。
龟甲(一两用酥炙令微黄)当归(一两锉微炒)人参(三分去芦头)狗脊(半两去毛)桑耳汤浸七遍焙干微炒)浓朴(一两去粗皮涂姜汁炙
桑黄散
治妇人风冷伤于冲任之脉。经络虚损。致成白带下。
桑黄(一两微炙)驼甲(一两炙微焦黄)当归(三分锉微炒)乌贼鱼骨(一两烧灰)白芍药
龙骨散
治妇人久冷白带下。脐腹痛。
白龙骨(一两)乌贼鱼骨(一两半烧灰)桂心(一两)白芍药(三分)当归(二两锉微炒)禹余粮(二两烧醋淬七次)熟干地黄(一两半)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干(半
治冷白带下。
桑寄生芍药柏叶(各四分)桑耳禹余粮(各六分)吴茱萸干地黄(各八分)乌贼鱼
补经固真汤
白文举正室白带常漏。久矣。诸药不效。诊得心包尺脉极微。其白带流而不止。其
病在带脉。叔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髓枯。言崩中者。始病血崩不已。久
下则血少。复亡其阳。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经血海时枯。津液复亡。枯干不能滋
养筋骨。以本部行经药为引。用为使。以大辛甘油腻之药润其枯燥而滋益津液。以大辛
热之气味药补其阳道。生其血脉。以苦寒之药泄其肺而救上热。伤气以人参补之。微苦
温之药为佐而炙甘草柴胡(各一钱)干姜末(三钱)橘皮(半钱不用皮)人参(一钱)白葵花(十六个除黄芩外。以水三丁香胶艾汤治崩漏不止。盖心气不足。劳役及饮食不节。所得经脉少时。其脉二尺俱弦紧而洪。按之无力。其证自觉脐下如冰。求浓衣被以御其寒。白带白滑之物虽多间下。如有屋漏水下。时有解血不多。右尺脉时洪微。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脉为寒多。如洪脉时见乃热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脉时出者。是命门包络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现房漏水之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