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23 页/共 3614 页
(出杨氏家藏方)
治血海久冷。赤白带下。月候不调。脐腹刺痛。
高良姜(锉碎入油炒黄二两)干姜(炮二两)金毛狗头脊(去毛二两)附子(四枚重六钱炮膏。
一方
(出鲍氏方)莲蓬(烧灰一倍)白矾(用末半倍)上米饮调下。
赤白带下十年者。亦愈。
(出鲍氏方)春绵棕榈茅花败荷莲蓬帽纱(与绵同烧)百草霜上为末。每服二钱。入脑麝。
茱萸浴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下焦虚冷。脐腹疼痛。带下五色。月水崩漏。淋沥不断。
杜仲(炒去丝)吴茱萸(汤洗七次)蛇床子丁香皮五味子(各一两)木香(半两)丁香通手淋
金银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妇人冲任不足。子藏久寒。肢体烦疼。带下冷病。
牡蛎(一两粉)硫黄(二两生用)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米饮下。
玄胡苦楝汤
(出试效方)
治脐下冷撮痛。阴冷。大寒。带下。
调经固真汤
(出试效方)
冬后一月。微有地泥水泮。其白带。再有阴户中寒。立此方一服而愈。
麻黄(不去节半钱)杏仁(二个)桂枝(少许)炙甘草(半钱)黄(七分)人参当归身风(二分)葵花(七朵煎麻黄一味消尽。
桂附汤
(出试效方)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附子(三钱)黄柏(半钱为别用)知母(半钱)又。治不思饮食者。加五味子。治烦恼。面上麻。如虫行。乃胃中元气极虚。加黄(一钱半)人参(七分)炙甘草升麻(各半钱)上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滓。
稍热服。食远。一方如少时常饱。有时似腹胀夯。加白芍药半钱。
升阳燥湿汤
(一名助阳汤出卫生宝鉴)
治白带下。阴户痛。控心而急痛。身黄皮肤燥。身重防风(一钱)柴胡(一钱半)良姜(一钱)干姜(半钱)橘皮(半钱)白葵花(二钱)生黄二盏煎至一
当归附子汤
(出卫生家宝)
治脐下冷痛。赤白带下。
良姜(一钱)干姜(一钱)附子(一钱)柴胡(七分)升麻(五分)当归(二钱)蝎梢(五水五盏煎
固真丸
(出试效方)
治白带久下不止。脐腹冷痛。阴中亦然。目中溜火壅其上。视物KTKT然无所
见。牙齿恶热饮痛。须得黄连细末搽之乃止。惟喜干食。大恶汤饮。此病皆寒湿乘其胞
内。故喜干而恶湿。肝经阴火上溢走于标。故上壅而目中溜火。肾水浸肝而上溢。致目
KTKT而无所见。齿恶热饮者。是少阳、阳明经伏火也。
白石脂(一钱以水烧赤水飞研细日干)干姜(炮四钱)黄柏(酒制)白芍药(各半钱)白龙湿。以丸子以炮干姜大辛热泻寒水。以黄柏之大寒。为因用。又为向导。故云。古者虽有重罪。不绝人之后。亦为之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意。久泻齿中恶热饮也。以柴胡为本经之使。以芍药半钱导之。恐辛热之药大甚损其肝经。故微泻之。当归身辛温。大和其血脉。此用药之法完备矣。
上除石脂、龙骨水飞研外。同为极细末。水煮稀面糊为丸鸡头大。晒干。空心。候宿食消尽忌生
小阴丹
(朱氏集验方)
治妇人赤白带下。月候不调。诸虚不足。
当归白芍药(各四两)白术茯苓本白芷延胡索(各一两)熟地黄(酒蒸)牡蛎脂(七钱)服一丸。空
石脂散
(朱氏集验方)
治白冷精带下。阴挺脱出。或青黑黄白。腹下攻痛。胸闷头旋。眼晕。耳聋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