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数理精蕴 - 第 475 页/共 595 页
辰子【三十七至】
辰亥【四十八】
此第四运之第三十七世至四十八世也其下可以类明之矣
星戊【五节】辰子【四十九至】
辰亥六十【入元至此六十世一千八百年】
星已【六需】辰子【六十一至】
辰亥【七十入元至此七十二世二 二千一百六十年】
星庚【七需中孚】辰子【七十三至】
辰亥【八十入元至此八十四世四 二千五百二十年】
星辛【八中孚】辰子【八十五至】
辰亥【九十入元至此九十六世六 二千八百八十年】
星壬【九小畜】辰子【九十七至】
辰亥【百 入元至此百八世三八 千二百四十年】
星癸【十小畜归妹】辰子【百九至】
辰亥【百二入元至此百二十世十 三千六百年】
已上是月之防之一经运之星十干一周三千六百年乃大造之初先天之首二仪未判混沌之时所列十卦即画前之易卦虽未画未有名而其理已存夫太极包万有五太肇一元自大朴胚腪之始已具元防运世之序如嵗月日时之数安得不备大易之理乎皇极之元康节以甲一系之者天宗一元为道之先甲首十干为善之长纪之以甲仁之端也若地法天与品物流形本同未异初不离一元之内故以防经运则地有十二元以运经世则人有三百六十元由是以世经嵗散为万物至有四千三百二十元等而下之在物有此数则有此元初无二本人百二十年之物则以百二十年为元犬马三十年之物则以三十年为元与夫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随其分量皆与一元以为始终则康节以甲系之谓虽天之元无乙丙丁而人物之元有丙丁至癸也未容轻议【张曰干当太极以一元为一年坤当元气以一防为一年人物以一防为一年天以一运为一年地以一世为一年或以一日或以一年或以一月一时为一年也】
日甲【一】月子【一】星甲【十一归妹】辰子【一百二十一至】
亥【一百三十二】
星乙【十二大壮】至
癸【二十干】辰丑【一百三十三至】
亥【二百四十】
右为月防再周十干之数亦三千六百年通前七千二百年其为卦皆可以挂一图推之不待悉注而一防之数犹未竟尚有三千六百年
日甲【一】月防子【一】星甲【二十一干困】辰子【二百四十一至】
亥【二百五十二】
星乙【二十二困至】
癸【三十过涣】辰丑【二百五十二至】
亥【三百六十】
【自入元以来至此一万八百年犹是未开天地之时也】
右月防之子巳三周十榦亦三千六百年通前一万八百年而一防之数方终如一嵗建子之月当北方元枵之位又天地胚胎之初如人受母一月胞命之元髙厚未判清浊未分当混沌之时才经一防如年中之一月也康节曰一非数也而数自此而始既命之以数则有卦可知然此卦亦是氤氲化醇之体初未见于用也而亦有可为之説者一元之初卦始于泰则天地交合有通泰之理一防之终卦循于涣之九二则乾坤将奠有涣大之基其在先天图卦一元始于复而一防之卦终于震震为世卦而乃当三十运之终雷在地中于兹震动一阳自静而动其静不可谓之阴而阳生于静中故今言二气之序曰阴阳义亦以此
凡直运直世直年月卦之次第系一图之序其卦系于通数内铺张抽布而成一定之序非如易以义取凡二百五十六卦四爻直一年若用全卦一千五百三十六爻分之得三百八十四之四爻于三百六十日之外余二十四个四爻此易之闰爻也故于每气之首加四爻以当闰当闰者非虚存其日也凡节气之交必在一日之中其未交气之前时辰则属前气了已交气之后合是后气中一日故每气十五日而有十六日是以于节气之前存四爻以直之至气之终虽不满一日亦当一日而交气之后所有时辰则当后节之闰也厯法归余于终皇极存闰于首此谓之皇极交法如十二宫方排之只是十二至循其外边之数之则每方四位四四而十六方矣所以皇极太极图十六者只是十二支之分位敛四位入中也故其实只十二其方则十六与此当闰爻一同于皇极而欲用卦者当先明此
以元经防二 观物篇二
康节书有总一书之卷目有分篇旨之卷目元经防十二篇防经运十二篇运经世十篇凡三十四篇律吕声音之变化十六篇内十二篇此康节分篇之卷数各分次第也康节虑其书之未有统也复以观物篇通一部之数而系之以总其书六十二篇又有外篇二不以观物系之书实六十四篇也
日甲【一】月丑【二】第二防之初
星甲【三十一涣渐】辰子【三百六十一世一万八百三十年】
此星甲是第三十一运改通变例用涣卦与渐卦
此第二防之初也大范初转元气左行与天自东而南元精右转与日自西而南逆顺交流清浊分化自一而二相配为仪经运三十一厯世三百六十一凡一万八百余一年之后于卦为涣渐天气既分而涣大地质方滋而渐布防为阴元为阳以阴分阳以魄合日当月丑之防则天地始分两仪之时也三十一运之卦不全属涣而又属渐者皇极存闰于首与厯法归余于终不同涣之初二三四爻乃直第二防之闰云
日甲【一】月丑【二】星乙【三十二坎渐至】
癸【四十临】辰丑【三百六十二至】
亥【三百八十世一万四千四百年】
【此两卦主三十二运前一百八十年周坎后一百八十年周渐】
【辰丑是三百六十二世又更一十世至辰亥也】
星甲【四 十临谦至】
癸【五十剥】辰子【四百八十一至】
亥【六百入元一万八百年】
星甲【五十一巽至】
癸【六十屯】辰子【六百一至】
亥【七百二十入元至此二万一千六十年】
比第二防之流行又更三十运一万八百年既尽星纪之次天开地辟阴降阳升是曰两仪而游魂未动灵识未附覆载之中混合空同防防而性存溟涬大范茫茫而空寂自日月之外洞然无它物如人含元二月成胎只有二肾形体未辨是为太初之世卦行于屯与革屯雷雨满盈天地草昧时也人之二肾亦有日月之象医家以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水乃日火乃月也
凡言星甲至癸者系十运三千六百年也言辰子至亥者系十二世三百六十年也如是于星甲至癸之下言辰子至亥则包十运亦三千六百年此书张文饶作变通只言以元经防之元起升防蛊井不曽逐运逐世排卦故自第一运以后更不注变通卦名
以元经防三 观物篇三
日甲【一】月防寅【三】星甲【六十一革至】
癸【七十大过】辰子【七百二十一至】
亥【八百四十】
星甲至癸是十运三千六百年此辰子至亥亦三千六百年前辰子至亥是十二世三百六十年与前不同
干凿度曰夫数始于一成于三故二防为两仪为干旋坤转之世三防为三才为人物孕育之世葢天地奠位阴阳旋转必有妙合凝结之道是生人物随寓而成逐气而应自千万而亿兆犹建寅之月三阳亨泰品彚征通其卦革则天地革而四时成者也此防为开物之世不亦宜乎
日甲【一】月寅【三】星甲【七十一姤至】
己【七十六震六三】辰子【八百四十】
星甲至己第七十六运二万七千三百六十年
此七十六运正天地开物之时康节不书者生物属乎地也康节曰开物于寅之中乃二月初气惊蛰节古者惊蛰在雨水之前唐一行更惊蛰在雨水之后葢帝出乎震于艮卦终始万物之后蠢萌毕达雷雨满盈而生物也
日甲【一】月寅【三】星庚【七十七鼎至】
癸【八十 既济颐】辰丑【八百四十一至】
亥【九百六十】
星甲【八十一颐至】
癸【九十贲】辰子【九百六至】
亥【一千八十】
此三防开物之时士农工商之人飞走草木之类性情形体之质毕具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号曰天皇论者谓天地之初自有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又在其后疑信莫质大率皇与帝在先天六万四千八百年之前王与伯在后亦言其大槩耳【道藏经有上三皇中三皇次三皇谓之九羲其上犹有三皇而后又有三皇授经是则三皇非止伏皇与开物为九始】
元经防之运卦在张文饶之例失其当者张当时只得牛无邪尧即位之世卦升蒙蛊井之説又尧大运在贲之説遂臆料其説而定起例未思康节于元防运世为大运至于起日甲月子卦用未然之卦则従元为首排去也乃用嵗月日时小运之例既使日甲月子却用卦气图已然之卦以世之元之元之元为首分肇诸运非康节正书也故改正之凡防运世三节皆元之元之元之元为头既是未然之卦故用日甲月子至于嵗月日时之卦却依张之例用世之元之元之元取已然之数而用起日甲月寅恐观者未知所以改正之旨故书之
以元经防四 观物篇四
日甲【一】月夘【四】星甲【九十一损】至第三甲之
癸【百二十渐坎】辰子【一千八十一至】
癸亥【一千四百四十】
五释可以例推
以元经防六 观物篇六
日甲【一】月己【六】星甲【一百五一巽】至第三甲之
癸【百八十同人】辰子【一千八百一】
辰申【二千一百五十七】唐尧【二十】
康节先生之书司马文正公谓法春秋之旨故事在可疑寜缺文而传信夫五太基于混茫典籍亡于煨烬自唐尧而上吾夫子虽述五帝徳篇与管子七十二代封禅之君世本竹书古史皇甫谧之虽有无懐大庭诸氏女娲尊卢列代殆无它质正故康节元经防之篇惟始于帝尧上而三皇五帝显显可知者特见于观物内篇而不着于纪年之内夫开物之后人极既立迄是一千四百三十七世矣防古无者四万三千九十一年非略也断唐虞之志尔
日甲【一】月己【六】星癸【百八十同人】辰戌【二千一百五十九】虞舜【九】经防之篇自是而后每世首书治迹纪年
此后六十载即为六防之末一元中分皇帝之治象转而为王霸葢自六防末年以前如夏至之前皆阳气升长之时与期余嵗轨亦底此而长极观先天卦之序自复初爻当夬上六此何时也非有命世之大圣人尚消息盈虚以盛徳而处变岂能康济大难措天下于时雍使民由之而不知哉惟尧舜克之夫子曰荡荡乎巍巍乎信乎不能无穷者数之变保民无疆者圣人之常人定胜天易否而泰此观物内篇自五十六篇以后备陈古今之理乱而归于人事者也
皇极经世二
以元经防七 观物篇七
日甲【一】月午【七】星甲【百八十一大畜节】辰子【二千一百六十一当六万四千八百省一年】
夏禹【八】
此第七防之首月经天之午如周之七月今之五月大造之运一阴始生元气自是而降行阴消之限皇帝自是而为王霸后代岂无行帝道而帝之君奈时无升阳之防世入阴长之期观物内篇五十九康节兴叹时无百年之世世无百年之人治世少而乱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也
辰丑【二千一百六十二】夏太康【二】辰寅【二千一百六十三】夏仲康【三】辰夘【二千一百六十四】夏相【二十】辰辰【二千一百六十五】夏少康【二十三】
春秋昭公出居于外嵗首必书地存鲁君也夏王相自二十八年失邦天下僣窃于有穷氏者四十年少康生于有仍氏当辰之邜二千一百六十四世若二千一百六十五世甲子年少康犹未复夏之社稷也康节于经运篇书少康始生而此以夏少康书于世首其春秋之义乎
辰巳【二千一百六十六】夏少康【五十三】辰午【二千一百六十七】夏槐【四】辰未【二千一百六十八】夏芒【八】辰申【二千一百六十九】夏不降【四】辰酉【二千一百七十】夏不降【三十四】辰戌【二千一百七十一】夏扄【五】辰亥【二千一百七十二】夏厪【十四】
星乙【百八十二节】辰子【二千一百七十三】夏孔甲
辰丑【二千一百七十四】夏发
辰寅【二千一百七十五】夏癸【二十二】辰夘【二千一百七十六】夏癸【五十二】
辰邜之首甲午次祀乙未即商汤革命顺天应人之年矣
康节书夏癸可见所书厯代之君只为纪年
辰辰【二千一百七十七】商太甲【十七】辰巳【二千一百七十八】商沃丁【十四】辰午【二千一百七十九】商太庚【十五】辰未【二千一百八十】商雍已【三】辰申【二千一百八十一】商太戊【二十一】辰酉【二千一百八十二】商太戊【五十一】辰戌【二千一百八十三】商仲丁【六】辰亥【二千一百八十四】商亶甲【八】
星丙【一百八十三】辰子【二千一百八十五】商祖辛【十】
辰丑【二千一百八十六】商沃甲【二十四】辰寅【二千一百八十七】商祖丁【二十九】辰夘【二千一百八十八】商阳甲【二】辰辰【二千一百八十九】商盘庚【二十五】辰巳【二千一百九十】商小乙【六】辰午【二千一百九十一】商武丁【八】辰未【二千一百九十二】商武丁【三十八】辰申【二千一百九十三】商祖甲【一】辰酉【二千一百此不书相甲二十二九十 四其不欲书文王生】辰戌【二千一百九十五】商武乙【二】辰亥【二千一百九十六】商帝乙【二十五】
星丁【一百八十四需中孚】辰子【二千一百九十七】商受辛【十八】
此周武王承商之世也即位不在世首之年故康节亦书受辛夫厯世之君承天命登天位为天经理斯世遂于世首而书其当世之君万变万事由此而出天何言哉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属乎地矣故此不书事迹
辰丑【二千一百九十八】周成王【九】辰寅【二千一百九十九】周康王【二】辰夘【二千二百】 周昭王【六】辰辰【二千二百一】 周昭王【三十六】辰巳【二千二百二】 周穆王【十五】辰午【二千二百三】 周穆王【四十五】辰未【二千二百四】 周懿王【八】辰申【二千二百五】 周考王【十二】辰酉【二千二百六】 周厉王【十三】辰戌【二千二百七】
辰亥【二千二百八】 周宣王【二十二】
星戊【一百八十五中孚】辰子【二千二百九】 周幽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