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59 页/共 3614 页

人参茯苓黄大黄(制)瞿麦滑石车前子山栀子(炒)甘草(炙各一两)木通   第二中治下焦。用此方。   鸡内金远志人参黄(蜜炙)泽泻(去皮)桂心(去皮)桑螵蛸(蜜炙)当归熟地味子(各一   第三下治下焦渴及淋。   (以上七分系郑氏家传渴浊方)白茯苓(一两)赤藤(一两又名理藤)苎麻根(半两)车前子冬瓜汁(各半两)上为细末   白龙散   (出华佗中藏经方)   治消渴。   寒水石(生)甘草(半生半炙)葛粉(各等分)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   治渴三神汤。上。   (出郑氏家传渴浊方)乌梅肉白茯苓枳壳白术(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糯头煎。张方不同。   有   三神散治消渴。   荆芥穗桔梗(各一两半)甘草(半两)上咀。姜煎。一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   食黄   沉香散治三消。上盛下虚。诸药不效。   白扁豆(姜汁浸炒去皮)茯苓山药人参甘草(炙)莲肉砂仁桔梗薏苡仁(炒各   六合汤治酒后频渴。或伤生冷。或吐或泄。   砂仁半夏杏仁(炙)人参甘草(各二两)赤茯苓藿香白扁豆(炒)木瓜(各二两)   铅参散   黄丹(研别入一两)蚌粉(炒研别入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天花粉(三分)上为细末。   治渴   削苍术(二两只用好苍术削去皮用之铺上取卖薄片子者方可用碾罗为细末)石亭脂(一两此桐子子汤   苁蓉丸   苁蓉(酒浸)磁石(碎)熟干地黄(洗)山茱萸(去核)黄(去芦盐汤浸)泽泻鹿茸浸)菟上为   断渴汤治消渴不止。   乌梅肉(二两)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干姜(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   治渴不问远年近日。   远志(去心)山药木香牡丹皮鹿茸龙骨黄茯神白茯苓人参五味子(各下。   解渴百杯丸   木瓜(十枚蒸烂去皮细研)乌梅(去核一斤)甘草(七两半炙)干葛(二两)川芎余甘子将木瓜搜和   第一方   北柴胡(二两)木通(一两)甘草(五钱)黄芩(五钱)枳壳(一两)赤芍药(二两)上每   第二方   苍术(一两米泔浸一宿锉碎炒)浓朴(姜炒一两)陈皮(三钱去白瓤)甘草(二钱半)赤茯(一两)黄芩(   第三方   半夏(五钱沸汤泡七次)白茯苓人参陈皮(各五钱)苍术浓朴藿香(各一两)甘草   第四方   楝参白茯苓茯神(各一两)五花龙齿(二两)山药(一两洗焙)天门冬(一两去心慢火两微炒)北五味丝子(二两梧桐子大。   第五方   附子(醋炙)白茯苓牡蛎(各一两)陈艾叶益智仁(盐水浸三宿)白龙骨(各二两)   治水火交战。面赤油色。身热心烦而渴者。   黄连(半两用附子半两煮去附子用)天花粉(半两茯苓皮煮)茯神(半两去皮用干葛灯心煮)   沉香散调心气。止渴生津之药。   人参沉香木香白术干葛白茯苓藿香(各一两)蛤粉(五钱炙)上咀。   每服子以其叶   主下气止渴。令人不眠。   知母枝叶上取炙令黄香。作饮食之。   治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