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88 页/共 3614 页

治渴利。   生栝蒌根(去皮细切十斤)黄牛脂(碎切一合半锅内慢火煎令消滤去滓)上先用水三斗。煮搅令水   鸡   (出圣济总录)   治渴利饮水。下咽即利。为膀胱有热。名曰渴利。一   名   鸡内金丸   小豆汁方   (出圣济总录)   治渴利。   小豆(不以多少)上水煮熟、捣烂。细布绞取汁。每服一盏。不拘时频服即瘥。   又方   (出千金方)竹根上浓煮汁饮之。瘥止。   又方   胡麻上熬令变色研。淘取汁饮半合。日可三四服。不过五升即瘥。   治小便猝太数。复非淋。一日数十过。令人瘦。   (出肘后方)末中水猪脂(如鸡子一枚)上炙承取肥汁。尽服之。不过三剂即瘥。   又方   羊肺(一具)上以作羹。纳少肉和盐豉如食法。任意进之。不过三具。瘥。   又方   豉(一升)上纳于盐中。绵裹之。以白矾好者半斤。置绵上蒸之。三斗米许时。下矾即得。消入豉中。出曝干捣末。每服方寸匕。   菝饮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小便数而少。   (方见黄汤)   鹿兔煎   (出澹寮方)   治三消渴利神效。常服禁遗精。止白浊。延年。   菟丝子北五味子(各五两)白茯苓(三两半)鹿茸(一两半盐酒浸炙)上为末。   生地黄汁   黄丸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小便数而少。虚极羸瘦。   黄(锉)鹿茸(去皮酥炙各二两)牡蛎(一复时)土瓜根黄连(去须)白茯苓(去黑三十丸。用首   地骨皮饮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   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蒌根(锉)芦根(锉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枣(七枚   茯苓丸   (出千金方)   治渴小便数。   贝母(六分一本作知母)茯苓栝蒌根(各四分)铅丹(一分)鸡中黄皮(十四枚用麦饮下。   玄菟丹   (出三因方)   治三消渴利神药。常服禁遗精。止白浊。延年。   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四两)白茯苓(三两)五味子(酒浸别为末秤七两)数千杵。   汤亦   梅花汤   (出三因方)   治三消渴利神效。   糯壳(旋炒作爆声)桑根白皮(浓者切细等分)上用秤一两许。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则   麦门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