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95 页/共 3614 页

治消渴后。烦热结成痈疽。赤疼痛。心烦不得眠卧。   水银(入铅丹点少水研令星尽)栝蒌根(各一两)苦参(锉)知母(焙各一两半)铅丹(半入水银铅丹   石膏汤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后成痈疽。   石膏(碎一两半)知母(焙一两半)犀角(镑屑一两)栝蒌根(生者去皮锉细可半斤烂研生以干者四八分。   麦门冬汤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后热毒。结成痈疽。   麦门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栝蒌根(焙)甘草(锉炙各二两)地骨皮(洗切二两)   白茅根饮子   (一名茅根饮出圣惠方)   治因服硫黄及诸丹石。热发关节。毒瓦斯   不得宣通。肺燥白茅根(一握锉)桑根白皮(锉)麦门冬(去心)红雪(各二两)赤茯苓(二两一作白茯苓)去滓温   铅霜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烦热。背生痈疽。赤疼痛。心烦不得眠卧服此   。   铅霜腻粉柳絮矾川朴硝(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以冷水调下半钱。日夜可四五服。   忍冬丸   (出危氏方)   治渴疾愈。须预防发痈疽。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一名老翁须蜜啜花一名金银花古缠藤以洗净用之)上用米桐月开服。酒研敷疮亦好。但留一口泄毒瓦斯。真经效奇药也。不特治痈。亦能止渴。并五痔诸漏。   磁石饮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后成痈疽。亦治消肾燥渴。   磁石(性紧者四两)上用杵碎。入五升瓷器中。煮取四升候冷。不拘多少。频饮之。   栝蒌根丸   (出圣济总录)   治肾水枯竭。不能运上消渴。恐生痈疽。   参五味汤   (出如宜方)   治消渴后。虚热留滞。结成痈疽。   人参五味子粉草(炙)麦门冬黄(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煎   卷一百八十 消渴门   渴利后发疮   (附论)夫渴利之病。随饮即小便也。此谓服石药之人。房室过度。肾气虚耗故也。下焦既虚。   虚则虽瘥   方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皮肤生疮。肢节疼痛。   川升麻玄参知母赤茯苓漏芦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菝甘草(炙微赤锉各二两)以瘥为度   黄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皮肤生热毒疮。疼痛寒热。口干心烦。   黄甘草川升麻前胡(去芦头)栝蒌根知母麦门冬(去心)赤芍药(各一两)黄煎至   皂荚煎丸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热毒未解。心神烦热。皮肤搔痒成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