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814 页/共 3614 页
三仁丸治水肿喘急,大小便不利。
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人参丸治水肿。
人参木防己(各八分)杏仁(八分去尖皮双仁熬紫色捣细)葶苈(十分熬)川大黄(八分
吴茱萸丸治水肿腹胀。
吴茱萸(四两)甜葶苈(二两炒)甘遂(一两水煮)上焙干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晨午卧米
归表汤治水气,四肢俱肿。
羌活(二气半)青皮(半两炒)黑牵牛(头末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以樟柳根绿豆桑白
通经散治水肿。
陈皮(去白)当归(各一两)甘遂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淡酒调下,临卧服。
导源饮治各种水气。
白茯苓皮(二两)车前子大腹皮(水洗)通草木通薏苡仁(炒以上各一两)天仙藤(八钱用黑芦酒洗)上为前温酒下,如患人素
益肾散
甘遂(根据前合度)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以猪腰子细批破,以椒盐等物淹透烂切,掺药在
玉并散
栝蒌根(二两)甘遂(一两治用)上为细末,以麝香汤调下三钱,临卧服。
白茯苓汤治水肿。
白茯苓泽泻(各二两)郁李仁(五钱)上咀,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常服无时,从下,再益
大戟散治水肿,肿大如鼓,或遍身皆肿。
大戟木香白牵牛(头末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用三钱,以猪腰子一付批开掺在内,烧末甘草如肿因气,水气为肿者,加橘皮,前白茯苓汤内加之。
如因水为湿肿者,煎防己黄汤,调服五苓散。
如因热为肿者,八正散。
如以热燥于肺为肿者,乃绝水之源也,当清肺除湿,水自生矣,于附子汤中加黄芩。
如热在下焦,阴消使气不得化者,当抑阴而阳气自化。药内加黄连,如鼓胀之病,治之以鸡如水胀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前白茯苓汤主之。
大戟丸治水肿久不瘥。
大戟(炒)陈橘皮(去白焙各三分)巴豆(一粒去皮大麦内微炒熟不用大麦)上为末,用大
麝香丸治水肿。
麝香(研半分)芫花(炒黄三分)甘遂(微炒去皮半两)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强壮人
桃皮酒疗水肿。
桃皮(三斤削去上黑取里黄皮)麦曲(一升)秫米(一升)上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之。以体中
大戟汤,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证脉恶,亦主之。
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上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而痊。
至重不
治水肿利小便。
葶苈(四两生用)桂心(一两)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三丸,日三。
又方
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
郁李仁(末)面(各一升)上和作饼子七枚,烧熟空心服,热食四枚,不知加一枚,以至七
麻黄甘草汤治水肿,从腰上下俱肿,以此汤发汗。
麻黄(四两去根节)甘草(二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煮麻黄再沸,内甘草煎至八发表。
桃红散治正水,胀急,大小便不利,逆欲死方。
甘遂(半两半生半炒用)坯(十二两研)上为末,研匀,用一钱,以白面四两,水调入药,用后药调
平胃散
附子(炮)白术(各一两)丁香(半两)上为末,和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三枚煎
治大小便闭水肿方。
大黄防己(各二钱半)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丸,小便利为度。
泽泻散治水肿。
白术泽泻(各等分)上为细末,煎服,或为丸,煎茯苓汤下之。末治之法,黄芍药建中
二气汤治水肿腹满。
牵牛子甘遂(一分微炒)上粗捣筛,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五分,放温细细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