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817 页/共 3614 页
治水肿水气。
用樟木煎汁服之。
导引法
《养生方》云:虾蟆行气,正坐,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水肿之病。又云:人
一百九十一 水病门
十水(附论)
夫十水之病,肿从脚起。上气而咳,名为白水,其根在肺。肿从面目起,名为青水,其根在名为至足四肢起,腹大,名为风水,其根在胸;肿从腹起,名为里水,其根在小肠。凡脏腑,各从其根,究其所本。则肺与肾而已,故《内经》曰:其本在肾,其末也。又曰:津液充廓,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盖肾气气胀满,上攻于肺,肺气孤危,肾为水害,子不救母,故阴精损于内,阳气减于外涩,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身体为肿,治之之法。备见于《内经》。《经》云:平去菀陈锉,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以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成,骨肉相保,巨气乃平也。
紫金膏
(出《传信适用方》)
治十种水气。
蛇含石(二两用炭一秤,将蛇含石用新铁锅盛内入炭中红,用米醋二升,投蛇含石入醋中)锅内煮干为度,干)肉豆蔻(二两洗纸裹炮两炮)川芎(一两)白茯苓(一两)当香(一两炮香)白蒺藜(一两)川附子(一只重皮(一两去瓤)陈皮(二两去白)牛膝(一两切酒浸一宿)两炮)上为细末,用无盐蒸饼汤泡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空心食前服,如不食酒,白水亦得,忌盐三月,房室一年,患人皮光有青筋起,并可用药。患人所食之物宜精作,可食猪肉、肝只用葱椒醋佐食,切不宜用盐。
大海藻汤
(出《圣济总录》)
治十种水病。
海藻(洗去咸焙)芫花(炒焦)猪苓(去黑皮)连翘泽泻(炒)郁李仁(去皮尖双仁研)苗土)昆布(洗去咸)皮尖双仁炒各半两)槟榔(煨锉七碎,同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日
神仙万金丸
(出《医方大成》)
专治十种水气,逐阴固阳,扶危正命,足膝
微肿,上气喘满
药不同。用蛇黄大而丸者
急倾入酽米醋二升内,候冷取
拣择。水淘极净,砖上透,候冷
虚实,入后药。治水气多是冷药,惟有
故老人虚人皆可服,次入后药。
羌活川芎牛膝(酒浸一宿)木通(炒黄)白茯苓肉豆蔻(炮)桂心(去粗皮)杜茴香酌增入下列各药,京三棱(煨)当归(酒捣极匀,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许调和饮食。病者不能忌盐,服旋去,并不动脏腑,病已停服,
温白丸
(出《直指方》)
治十种水病,积聚胀满,症癖块痛,久疟诸风。
吴茱萸(汤浸七次炒)柴胡桔梗石菖蒲干姜肉桂黄连茯苓人参川椒(去目川乌头(炮去加至五七丸为
集香汤
沉香丁香(各二钱)木香青木香藿香叶川芎赤茯苓槟榔枳壳甘草乳香(凡虚
补药方
肉桂(去粗皮)青皮(去白)干姜(炮)蓬术(醋煮软)肉豆蔻鸡心槟榔桔梗(各等分病。余见乡得此二方。
余初出《本亦略传其一
槟榔丸治十种水气,腹胀喘嗽,大小便涩。
槟榔(一两)甜葶苈(一两隔纸炒)甘遂(半两煨微黄)汉防己(半两)川椒目(一两)当泻(半两)商陆(一两)两去皮微炒)上为末,醋糊和捣为度,未得快利再服之。
芫花散治十种水气,证候极恶,诸医不疗者。
芫花(醋拌炒干)泽泻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牵牛子(微炒)甜葶苈(炒紫色)汉防己两)槟榔(半两)大服,当先泻下碧绿水,后下
牵牛子丸
(出《圣惠方》)
治十种水气,遍身浮肿,小便涩,喘促不止。
牵牛子(三分微炒)甘遂(一分煨微黄)汉防己(一分)滑石(半两)蘧麦(半两)椒目(两炒紫色)郁李仁(木通灯心汤下二十丸,
十水丸
(出《圣济总录》)
疗十种水肿。
肿从头(诸书云脚),起,名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
肿从面起,名为青水,其根在肝,甘遂大戟主之。
肿从目胞起,名为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
肿从腹起,名为气水,乍实乍虚,其根在大肠,芫花主之。
肿从股起,名为黑水,其根在肾,玄参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