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103 页/共 3614 页

黄柏、知母。桂为引。用丸如梧桐子大。滚汤下二百丸。少时来报。须臾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痛。溺出如暴泉涌出。卧具皆湿。床复沉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凡大人小儿病沙石淋。及五种淋涩癃闭并脐腹痛。益元散主之。以长流水调下。盖因热在膀胱。燥其津液。故俗谓冷淋者。天下之通弊也。五苓散减桂。加益元散。名淡渗散。   方   琥珀茯苓丸治膀胱经积热。以致小便癃闭淋涩。   琥珀(另研细)滑石(用桂府者研细)知母(去皮头)黄柏(去粗皮)蛤粉赤茯苓(去皮)苓(去皮)滴水和丸如   引水散治小水秘涩不快。或不通。   石燕海马海蛤滑石琥珀赤茯苓川木通通草泽泻猪苓车前子(微炒)衬炒)鬼棘针(各灯心三十茎同煎。   地肤子汤   (出三因方)   能治下焦热结。小便赤黄不利。数起、出少、茎   痛。或   血出。瘟病后   下焦。及药石热动地肤子(三两一作草)知母(五钱研)黄芩(五钱切)猪苓(五钱切)瞿麦(五钱炒)枳实上罗匀。以水一利。   一方   通草汤   (出危氏方)   治诸淋。   通草(二两切)王不留行(五钱切)葵子(二两研)茅根(二两切)桃胶(二两)瞿麦(二上罗匀。每服四   石苇散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   蓄作有时当归身瞿麦面葵子石苇木通梢白芍药生白术飞滑石王不留行炙甘草(各热淋   十味滑石散   (出圣惠方)   治患淋来积年。比医治不能得治。或治十日一发。   即有可时。今年滑石冬葵子瞿麦石苇(各五分)蒲黄陈橘皮芍药白茯苓(一方用赤茯苓)芒硝等。   一   饮子方   桑白皮白通草百合白茅根(一方薪者)上调锉。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   温下散   潦淋散   石苇大虫魄滑石茯苓全当归芍药黄芩冬葵子(各一两)乱发(三团)瞿麦(   沉香琥珀散治诸淋涩不通。皆可服。   琥珀屑忘忧根白通草小茴香大蓄木通梢血竭滑石海金沙木香(各半两)去渣瀑流   海金沙散治五淋涩痛。   泽泻滑石(研水飞)猪苓海金沙(各五钱研)石苇净肉桂(各一钱去皮)白术甘草   参汤治心虚客热乘之。小便涩数而沥。   赤茯苓(三分半)生干地黄(二分半)绵黄(二分半)桑螵蛸(二分半)地骨皮(二分半)新水一盏煎。   疗淋方   茯苓(打碎切)地骨皮生甘草(切去梢)黄芩前胡(各二两)生姜(切去皮)麦门冬服。   服后   疗治诸淋方   榆皮(打碎)车前子(各二两)冬瓜子(一升)鲤鱼齿(二十个)桃胶白通草(去梢切)疗治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劳结为血淋。热结为石淋。小便不通。茎中及小腹痛不可忍者滑石(研水飞)桂心木冬葵子(炒研细)王不留行通草(一方作木通)车前子(各二分)出效。一   五淋散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便。如沙石淋   膏尿血并山茵陈(二两去根)淡竹叶(洗去泥)木通梢赤茯苓飞滑石炙甘草赤芍药山栀子淋而至   八正散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并宜服之。   大黄面瞿麦穗木通飞滑石大蓄(各等分)车前子(微炒研)山栀子(酒焙研)甘   疗治黄胆后小便淋沥方   猪肾白茯苓瞿麦穗车前子(微炒研)黄芩椒目川泽泻地肤子(各等分)上罗匀分三   石苇汤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闷。   石苇(研细末)徐长卿(切细研)茅根节木通梢冬葵子(炒细研)滑石(研水飞)瞿麦下朴硝末   疗治诸种淋方   葵根(去泥洗净)茅根节石首鱼头骨炙甘草(切去梢)通草梢大麻根贝子(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