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66 页/共 3614 页
疗骨蒸。身多疮。瘰痈肿。
大黄黄芩黄连当归茯苓桂心干姜芍药栀子(二十四枚擘)柴胡(各三分)服有益
知母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骨热。四肢烦疼。渐渐羸瘦。日晚口干颊赤。
知母(三两)前胡(一两去芦头)地骨皮(二两)犀角屑(一两半)白藓皮龙齿川芒硝
疗骨热。身多疮。瘰痈肿。
大黄黄连黄芩(各一两)芒硝(一两)上捣筛。蜜和丸。一服五丸。渐加以知为度。
忌
猪骨煎
(出医方大成)
治男子妇人。发热有多等。若虚劳发热。从骨脊上起。此药有神效。更宜审细病状
服之。
猪脊骨(一条五尺五寸细锉用好法酒五升青蒿一握乌梅十个柴胡一两去芦秦艽十两去芦慢川芎肉苁故纸(炒各一两)各二两)上为细末不以
卷二百三十一 虚劳门
虚劳咳嗽(附论)
夫虚劳咳嗽者。以肺伤胃弱。营卫衰微。气不温充故也。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其脉循环胃赤口干
方
人参补肺散
(一名人参保肺汤出御药院方)
治五劳七伤。咳嗽气所不接。痰涎稠粘。骨蒸潮人参柴胡当归芍药桑白皮知母白术川芎黄地骨皮石膏滑石寒水荷(各五煎至七分
葶苈丸
治劳嗽头虚肿。大便不通。
葶苈子(净洗曝干浆水浸半日布内盛蒸一炊久取曝干捣末)郁李仁(洗净汤浸去皮研)防己
百劳煎
(出十便良方)
治虚劳嗽。旦轻夕重。憎寒壮热。少喜多嗔。忽进忽退。面色不润。
上将杏仁一两。以童子小便二升。用小口瓷瓶一只。浸杏仁七日泻出去小便。以温水淘过。
食后
驱劳汤
治虚劳咳嗽喘急。涕唾稠粘。心膈满闷。
秦艽(去苗土五钱)柴胡(去苗五钱)白茯苓(去黑心皮五钱)鳖甲(去裙醋炙各五钱)人参麻两)上粗捣筛
阿胶丸
治虚劳咳嗽。发热羸瘦。
阿胶(炙令燥)熟干地黄(焙)山羊血(各一两)羚羊角(屑)柏子仁(研)茯神(去木)地骨皮五味子百合(各五钱)丹参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人参(各三两)蛤蚧(蜜炙一对)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八分煎至六分。放温时时细呷服。食后夜卧各一。
蛤蚧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不思饮食。
蛤蚧(一对蜜炙)人参(去芦)百部(去心)款冬花(去枝)紫菀茸(各五钱)贝母阿胶(蛤粉炒)鳖甲(醋炙)肉桂(去粗皮炒)柴胡(去芦)黄(蜜炙)甘草杏仁(汤浸去皮尖)半夏(生姜汁制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
不拘时候温服。肉桂虽去风寒。有热人不宜服。则当改用细辛。
经效阿胶丸
(出济生方)
治劳嗽。并嗽血唾血。
阿胶(蛤粉炒)生地黄(洗)卷柏叶(锉炒)山药(炒锉)大蓟根鸡苏(各一两)柏子仁(炒别研)人参茯苓(去皮)百部(洗去心)远志(去心甘草水煮)防风(去芦)麦门冬(去心各五钱)五味子(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浓煎小麦汤。或麦门冬汤咽下。一方无茯苓、百部、远志。
加味人参紫菀散
(出直指方)
治虚劳咳嗽。
人参北五味子紫菀茸陈橘皮贝母(去心各三分)紫苏叶桑白皮(炒)白茯苓(各一两)杏仁(去皮炒)甘草(炙各三分)加川芎半夏曲(各一两)阿胶(炒酥五钱)上
补肺散
(出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