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70 页/共 3614 页

治劳嗽虚喘气粗。喉中涎响。寒却喉不可睡卧如死者。   此缘正气不足。至今此疾感寒而作。如此重。宜服此。   防风川芎(各二钱五分)甘草(一钱)枇杷叶(去毛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   水一盏。煎至九分。下硫黄丸五十丸。空心服。   玄胡散治虚劳喘嗽。咳唾脓血。肌热盗汗困弱。   玄胡索知母贝母款冬花(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猪肉一两。薄批糁药卷定。精火炙熟。细嚼。生姜汤下。食后。日进二服。   治劳嗽乃虚证。及鼻流清涕。耳作蝉鸣。眼见黑花。一切虚证。丈夫妇人皆可服。   少年服亦北五味子(二两)鳖甲(浓者)地骨皮(各三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任意服三五十丸。妇人醋汤下。此曲江人秘方。人服之大有功效。盖处方有理。   慈鸦方治瘦病咳喘。骨蒸、羸弱。助气。   用慈鸦。即寒鸦。可和五味淹炙食之良。其大鸦不中食。肉涩。只能治病。不宜常食也。   以目睛汁注眼中。则夜见神鬼。   治肺劳咳嗽   用雌黄一两。入瓦盒内。不固济。坐盒子于地上。用灰焙之。周匝令实。可浓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以火之。三分去一。退火待冷。出研如面。用蟾酥为丸如粟大。每日空心杏仁汤下三丸瘥。   小百劳散   (出宣明论)   治劳喘嗽不已。自汗者。   用御米壳。不拘多少炒为末。每服二钱。入乌梅同煎。水一盏。煎服。食后有汗。加小麦   紫菀散   (出宣明论)   治劳体热心寒。脉滑短气嗽。妇人多有此疾。口干眼涩。   骨痿短气。皆因肠胃燥滞。营卫不能开发。玄府闭塞。热郁内余。可以开发阴阳。宣通   涩滞。和营卫。顺紫菀桑白皮桔梗续断甘草五味子(各一两)赤小豆(一合)上为末水一盏。   药末五钱。青竹茹弹子大。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加减建中汤   (出卫生家宝方)   治虚劳咳嗽。痰盛。渐成劳疾。   黄(二两或三两)白芍药(六两)桂(二两)甘草(二两)加半夏(五两)上为粗末。水一盏半。药末四钱。生姜五片。枣子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入饧少许。再煎饧熔。   食前温服。腹胀者去枣加茯苓三两。心忡悸者。加柏子仁三两。潮热者加柴胡三两。喘者加五味子三两。自汗加小麦同煎服。   治一切男子女人劳嗽。喘急气促。坐卧不安。喉中气鸣。脉气洪数。病势浓盛。宜   吃此方。重手无脉不要吃。   (出护命方)黄芩麻黄(去根)柴胡(去毛芦)桑白皮桔梗独活人参贝母(去心)蛤蚧(酥炙黄色)羌活(各一分)天灵盖(酥炙焦黄色一分)黄连(四铢)上为细末。   每服七钱。童子小便一碗。生葱五根。用新瓶一副盛之。封盖瓶口。四面用糠头火烧之。取一盏。   早起来半食后顿温服。巳时吃。   朱砂丹   (出十便良方)   治劳嗽。   上以天门冬四两碎锉。取一白小盒子。将天门冬入在一香炉内。三块两块烧之。上以物阁住盒子。令烟熏盒子内。十分光黑。仍以物遮烟。只就一处令出。令烟浓了。取砂二两。   入在盒子内。上以川椒盖头令满。以盖子合定。蜜调茶土固封。土内仍着少盐。外以铁线系缠定。放地上。仍以一瓦子衬底上以醋为灰冢。下三斤火候。消得一半。来更下二斤。火冷取出。埋在湿地一宿出火毒了。拣砂令净研细。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时以人参汤下三五粒妙。   治劳瘦咳嗽   (出本草)用萝卜和羊肉鲫鱼煮食之。   卷二百三十一 虚劳门   虚劳吐血(附论)   夫虚劳吐血者。是劳伤于脏腑。内崩之病也。血之与气。相随而行。荣养身体。外周养于肌肉。内则荣于脏腑。脏腑伤损。血则妄行。若上。胸膈气逆。则吐血衄血。若流于肠胃。   肠   方   茜根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少力。吐血心闷。头晕目眩。   茜根(锉)羚羊角屑柏叶刺蓟阿胶(捣碎炒令黄燥)白芍药白术黄(锉)当归(锉微炒)黄芩(各一两)生干地黄(二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伏龙肝(二两)乱发灰(五钱)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候。   天竺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