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68 页/共 3614 页

治虚劳咳嗽。胸膈不利。骨节疼痛。饮食无味。   紫菀(三分去苗土)前胡(一两去头芦)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桔梗(五钱去芦头)鳖甲(一两五钱涂酥炙令黄去裙。)白芍药(三分)贝母(煨微黄五钱)百合(三分)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忌苋菜。   天门冬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咳嗽。喘促心烦。   天门冬(二两去心焙)款冬花五味子人参(去芦头)白茯苓贝母(煨微黄)甘草(炙微赤锉)萝卜子(酥拌炒令香各一两)熟干地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   丸   陈橘皮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咳嗽。腹胁妨闷。大肠气滞。肢节烦疼。   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一两)柴胡(一两五钱去苗)诃黎勒皮白芍药紫菀(各一两去苗土)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五   蜡煎散   (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久嗽。痰多气喘。或咯脓血。   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炒黄别研)人参(去芦)干山药贝母(去心)麦门冬(去心)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百合(去苗)黄明鹿角胶(炙如无以阿胶代各等分)上咀将杏仁别研拌匀。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黄腊皂角子大。同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秦艽饮   (一名秦艽散出王氏博济方)   治虚劳咳嗽不止。时发寒热。涕唾稠浊。   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贝母(去心焙)桔梗(炒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诃黎勒(煨用核一两五钱)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麻黄(去根节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用   温金散   (出三因方)   治积劳咳嗽。喘闷咯痰。痰中有血。   甘草黄芩桑白皮防风(各一两)杏仁(二十七粒制)人参茯神(各五钱)麦门冬(二钱五分)上以前五味用米泔浸一宿晒干。次入人参、茯神、麦门冬三味同为细末。   每服三   松花膏   (出宣明论方)   治三二十年劳嗽。预于九月间。宣利一切痰涎。肺积喘   嗽不利。   防风干生姜野菊花芫花枸杞子甘草苍术黄精上为末。取黄精根熬成膏子。和药末丸如弹子大。每服细嚼一丸。冷水化下。临卧不吃夜饭。服药一粒。   紫菀汤治虚劳咳嗽。肠鸣滑泄。   紫菀(去土五钱)柴胡(去苗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五钱)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片焙干)赤芍药(各一两)肉豆蔻(去壳)人参(各五钱)上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   柴胡饮治虚劳咳嗽。气喘颊赤。心忪烦躁。两胁胀闷。肌瘦少力。不思饮食。   柴胡(去苗五钱)白术赤茯苓(去黑皮)枳壳(去瓤麸炒)鳖甲(去裙醋炙各一分半)知母(切焙)犀角屑(各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早晨、日午、夜卧、各一服。   七味汤治虚劳发热咳嗽。   柴胡(去苗)浓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二两)甘草(炙)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夏(为末姜汁和作饼焙干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蛤蚧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醋炙令黄)贝母(煨微黄)紫菀(去苗土)杏仁(各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皂荚子(炒令焦黄)桑根白皮(各一两锉)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忌苋菜。   蛤蚧丸   (出三因方)   治积劳久咳。失音。   蛤蚧(二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去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熟地黄麦门冬(去心)细辛(去苗)甘草(炙各五钱)上为末。蜜丸皂子大。每服一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款冬花丸治虚劳喘嗽。面目浮肿。   葶苈马兜铃南星半夏枯矾款冬花佛耳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水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胡桃汤下。食后日进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