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795 页/共 3614 页

以水九升。煎至三升。去滓。洗疮百遍。以帛挹干。即敷膏药。如痛甚。以猪蹄汁煮药佳。   若夏月以   藿香托里散治痈疽、恶疮、疔肿有热。   当归升麻葛根白僵蚕藿香连翘山栀子甘草木通牛蒡子(各三钱)大黄黄茵陈瞿麦(各五钱)上咀。每服一两重。酒水煎。去滓温服。疮在下空心服。疮痛。三四日夜服之。   炙爆之人。宜浓敷疮上。热则五香连翘饮。无热溃不可用凉药。如痈术、小麦等。   麒麟竭散大治发痈疽毒疮。至妙。   麒麟竭(研)赤茯苓(为末)白茯苓(为末)没药(研)甘草节(捶碎各一两)老天萝子(一个连皮切破新者二个)上用蜜一两。无灰酒二升。于银石器中煎天萝子、甘草节。   至三盏。   结。更不已穿后。又进三服。候脓化取下积热毒如鱼涎。并不动脏腑。   殊圣散治一切痈疽肿毒不消。   蜗牛(二个细研)栝蒌瓤(弹子大五块为末)黄蜀葵花叶(皆可为末用二钱)上用蜀葵花捣汁。以前药末和研稠粘。涂疮上留口。日三换。元方云三日效。近用一日见效。   化毒散治痈疽、恶疮、毒、发背、脑疽。及妇人乳痈等疾。   背阴草(生于深崖大泽及山谷小涧中背阴之地叶似香薷)金银藤(即忍冬花藤)上各用一大握。杵碎入酒一升。水一升。同煎至一升。去滓。再投热酒一升。搅匀。分二服。放温服。以所煎滓涂疮上。药到即便痛止。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收敛穿溃。至妙。   五白散治痈疽发背。热盛赤肿。及穿溃不瘥。妇人乳痈等疾。   香白芷白藓皮白芨白薇白蔹(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入乳香末一字。   新水调服。并涂疮上。   出虫膏。痈疽败证及骨疽方。   用自死虾蟆一枚。头发一把。以猪膏一斤半。内二物煎之。消尽下之。欲冷内盐一合。   搅和。以膏着疮中。日一易。虫出尽愈。   又方疮口已成大窟。   桑白皮(一分)当归(半分)上为末干掺。外用北艾蘸蜜水研细。塞口。   桑白散治疮口有热攻作痛。赤烂淫汁。   桑白皮(新者一两)苦参槐花天花粉(晒各半两)上杵细末干掺。仍煎苦参、桑白皮汤荡洗。痒者加槟榔、轻粉。   五香连翘汤志宁载在易简。备为痈疽全功。审其治法。要在宣热拔毒。托里排脓   。其方纵不落连翘增丁香。投之亦大验。宜先行发散。有川芎香黄散。及白芷、大黄等   分细末。蜜醋调敷赤肿痛处。蜜汤亦得。一日一换差。次则拔毒圆。明矾一两枯。为末   。蜡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无灰酒下。定毒不走。托里则有番香散。   川升麻商陆根大黄(各半两)番降真香吴姜黄明白矾(研飞各一分)上为细末。温水调拂肿处。便觉彻骨凉冷。其肿立消。已破去白矾。未破用白矾。治一切痈疽肿毒。   已破未溃。抽风内消。神效无比。   治痈疽急服此药。肿疖尤易见效。   或新或陈栝蒌一个。连壳瓤锉碎。入平椒十粒。去目。闭口者不用。生甘草五寸锉。乳香三块。皂子大。用无灰酒三大盏。煎至一盏。澄清。温服一两。立效。   大车鳌散   大戟芫花菊花槟榔漏芦(以上各半两)大黄黄芩(各三分)轻粉(一钱)上为末。每二钱入车鳌一钱。轻粉一钱。和匀。五更初芥菜汤调下。如人行五里久。取下恶物三四行止。自住。少壮者加一钱。   小车鳌散   车鳌轻粉甘草大黄(各等分)上为细末。和匀作服。用栝蒌一个。酒一碗同煎。   空心调下前药。   神效膏治痈疽一切毒疮。   灶灰汁(即是饼药)蛎壳灰(筛细)糯米(舂白)上先将瓦盆载饼药。在日里曝。   得少温。仍将一把灰一把米。层层撒在瓦盆内。其灰米上。约留半寸饼药。就把在日里曝。灰米发变如用手敷肿又移在使之血出。   如妇人小儿。   酌。无日则以火   百花散治一切痈疽。及诸恶疮。   黄蜀葵花(七枚干者)黄柏(半两浓者去粗皮)黄连(去须二钱)山栀子(三枚去壳)郁头。   即药。   脓尽。   桃枭。乃药贴疮上。   卧时贴。两三   大黄汤宣热拔毒。孙真人单煮大黄一味服。取快利。后人增二味。效着如神。   大黄(一两)木鳖仁(半两)甘草节(二钱半)上每服三钱。入少酒煎。   五香连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