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798 页/共 3614 页
。
用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候焦黄为末。入麝随意。每服二钱半。温酒调下。或栝蒌煎酒调下尤妙。日进两服。
治些小痈疖。方结未成。不可用膏药贴。宜以药涂。使自内消方。
取生鹿角尖。于砂盆内同老米醋浓磨。时以鹅翎涂拂于痈疖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一二日即内消。
治痈疖方
每觉有些小痈疖。疼痛发热时。便用生粉草节。不炙不焙。只日晒干。若无日。于焙笼盖上。微火烘干。碾为细末。以热酒调三二钱服。连进数服。疼痛与热俱止。
蛎粉散治一切痈肿未成脓者。拔毒。
以牡蛎白者为细末。水调涂。干更涂。或干贴效。一方治软疖用油调。
治一切痈肿未破。疼痛。令内消。
用生地黄杵如泥。随肿大小摊于布上。掺木香末于中。再摊地黄一重。贴于肿上。不过三五度。
漏芦煮散治疮疖痈肿内消。
(方见千金漏芦汤)
蜡矾丸治痈疽发背。瘰、漏疮、恶疮。卫护内膜。驱解诸毒。自然内消。神效
。
(方见神仙黄矾丸)
木占斯散治痈疽已成。脓水内消。
(方见桔梗散)
内消丸治疮肿初生。及瘰结核。热毒郁滞。服之内消。
薄荷叶皂角(不蛀者各半斤水煮软)牵牛(半斤取头末)青皮陈皮(各一两)沉香(半两)广术(泡三钱)京三棱(泡三钱)上为细末。并匀头末用煎膏。和丸如豆大。
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食后。
卷二百八十五 痈疽门
痈疽托里法
(附论)痈疽诸疮。气血虚微。肌肉寒冷。脓汁清稀。毒瓦斯不出。疮久不合。或聚肿不赤。结硬无脓。外证不见者。并宜托里。邪气外散。脓汁早成。毒有所泄。而不内攻也。
方
木香散治发背痈疽。一切疮肿。托里排脓。
木香黄(细锉)白蔹木占斯芎当归(切焙)细辛(去苗叶)桔梗(炒)赤芍药槟榔(生锉)败酱甘草(炙)桂(去粗皮)羌活(去芦头)白芷(各一两)上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甘草煎酒调下。空心、午时日晚各一服。以瘥为度。
内塞散治痈疽日渐长。
续断人参芍药熟地黄(焙)附子(泡裂去皮脐)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锉)芎细辛(去苗叶)桂(去粗皮各一两)槟榔(锉一两半)黄(锉)当归(切焙各二两)肉苁蓉(切焙酒浸三分)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
温酒调下。日再服。
补虚助气饮治诸痈疽。疏转后宜。
黄(锉一两)人参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五味子芎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当归(切焙)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熟干地黄(焙各重一两半)上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去核。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托里茯苓汤
防风桔梗芍药五味子川芎甘草熟地黄麦门冬(去心)桂(去粗皮各一两)当归黄茯苓(各一两半)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内托营卫汤风木之性上冲。颜必忿色。其人多怒。其疮之色。亦赫赤肿硬。微带
黯色。其疮之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也。其脉止在左手。左手主表。左寸外洪
缓。左关洪缓而弦。是客邪在于血脉之上。皮肤之间。宜急发其汗。而通其营卫。则邪
气去矣。
黄(半两)防风(二钱)连翘(二钱)羌活(一钱)甘草(炙一钱)黄芩(一钱)人参(一钱)当归身(一钱半)苍术(三钱)红花(三钱)桂枝(五分)柴胡(二钱)上咀。只作一服。水酒各一大盏。同煎至一盏。温服。
内托千金散治脑背痈疽。乳便等恶疮。
人参当归黄芍药川芎防风甘草栝蒌白芷官桂桔梗(以上各三钱)金银花(二钱)上咀。每服须秤药七八钱重。水二大盏。煎至七分。入酒半盏。去滓温服。
如痛甚者。倍加当归、芍药。或加乳香二钱。日进三服。一服之后。疮口内有黑血出者。或遍身汗出。皆药之功效也。如病势猛恶。须称药一两。水一大碗煎服。未成脓者自散。已成者不用针砭自透。此药累经功效。
内托散
当归芎黄浓朴(去皮)桔梗防风甘草(炒)官桂(去皮)人参白芷芍药(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或木香汤亦得。此药专治痈疽溃后内虚者。
或气弱人初觉生疮疡。亦可服内消。宜详细用之。一方无芍药。加大黄焙。除桂末另研。将各药慢火烘干为末。摊纸上出火毒。然后将桂末拌和前药调服。
御用托里散
当归赤芍药牡蛎大黄(初觉者倍加火煨)山栀子黄芩栝蒌皂角针金银花朴硝连翘(以各等分)上为咀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七分。去粗渣服。
不拘时候。
治一切恶疮、发背、疔、痈疽等疮初出者。只一服便消去。毒肿甚欲作脓者。吃二
服能消肿收脓。散血毒止痛。甚妙如神。
用黄、甘草各五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