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20 页/共 3614 页
梁上尘葵根茎叶(各等分)上醋和。敷之即瘥。并治石疽。
又涂半夏方
(出圣济总录)
治痈疽结硬未成脓。
用半夏一两为末。以新水和如糊。涂患处。日三五次。
又涂莨菪子方
(出千金方)用莨菪子二两为末。以醋调如糊。涂患处。干即易。一方治痈始觉肿令消。用莨菪末三指撮。水和服之。
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方。
(出千金方)用生商陆根不拘多少。热捣敷之。干则易。取软为度。及治湿漏诸痈疖。
蛇蜕散
(出千金方)用蛇蜕皮贴之。经宿便瘥。一方烧灰细研。以醋调。涂肿上。
又方
(出千金方)用栎子一枚。以醋于青石上磨之。以涂肿上。干易。不过十度愈。
赤小豆方治发痈至坚而有根者。名为石痈。治疗之法。当服非酒即药。势不宜。
但当稍饮。取令相得。和散便止。凡痈肿有肥人用贴。宜栝蒌根。和平体气。
用赤小豆五合。内苦酒中熬之毕。捣为散。以苦酒和。涂擦纸上。贴肿从发肿两头。
治石痈发肿至坚。而有根者方。
(出千金方)用桑根白皮捣末。酒敷之。一方阴干捣末。烊胶和酒附肿。根即拔。
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方。
(出圣惠方)用芫花为末。水和如膏。涂之。
卷二百八十六 痈疽门
胃脘痈
(附论)内经谓人病胃脘痈者。当候胃脉。其脉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夫阴阳升降。则营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
观伏梁之病。亦有挟胃脘痈者。以其里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
方
连翘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
连翘升麻射干(去尾)独活(去芦头)桑寄生木通(锉各二两半)大黄(锉微炒二两以上捣为粗末)木香沉香(镑)薰陆香丁香麝香(各等分以上捣研为细末)上煎药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入后五香末二钱。再煎至一盏。温服。日三服。以快利为度。
芍药汤
(出圣济总录)
治胃脘蓄热。结聚成脓。
赤芍药犀角(镑)木通(锉)石膏(碎)升麻(各二两)甘草(锉)朴硝玄参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麦门冬汤
(出圣济总录)
治热气留聚胃脘。内结成痈。
麦门冬(去心焙)犀角(镑)葳蕤荠赤芍药石膏(各一两半)甘草(炙锉)红雪(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入竹沥一合。再煎三二沸。
温服。
犀角汤
(出圣济总录)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
犀角(镑)栀子仁赤芍药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心)射干(去毛)大黄(锉炒各一两)上粗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滤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
射干汤
(出圣济总录)
治营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
射干(去尾)栀子仁赤茯苓(去黑皮)升麻(一两)赤芍药白术(各一两半)上咀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
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卷二百八十六 痈疽门
痈有脓
(附论)夫痈有脓者。由寒气搏于肌肉。折血气结聚乃成痈也。凡痈不瘥。不复可消者。若按之都牢强者。未有脓也。按之牢强半软者有脓也。又手掩上不热者为无脓。若热甚者有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