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22 页/共 3614 页

黄(一两半)生干地黄(一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赤茯苓知母柴胡(去苗)川升麻(各一两)当归(半两)木通(一两锉)甘草(半两生锉)羚羊角屑(一两)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小麦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初发。热盛口干烦渴。四肢拘急。骨节疼痛。   犀角屑知母(各半两)木通(三分锉)赤芍药川升麻(各半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葳蕤黄芩(各半两)麦门冬(三分去心)甘草(半两生锉)马牙硝(一两半)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下三二行为度。   玄参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成脓水。不能下食。心热口干。烦渴饮水。四肢羸   瘦。   玄参(一两)川升麻(三分)白藓皮(一两)黄连(一两去须)木瓜根(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赤芍药(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微炒)大麻仁(一两半)川硝(一两半)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地黄一分。细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葛根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热甚。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葛根(一两锉)甘草(半两生锉)黄(一两锉)川升麻栝蒌根麦门冬(去心)赤芍药生地黄栀子仁(各一两)黄芩(三分)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不拘时温服之。   卷二百八十六 痈疽门   痈虚热   (附论)夫发痈虚热者。由寒客于经络。使血气痞涩。及结肿成痈。热气壅结。则血化为脓。脓溃既瘥之后。余热未尽。而血气已虚。其人翕翕苦热。虚乏。故谓之虚热也。   方   熟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痈发后。脓溃不止。肌体虚热。口干少食。   熟干地黄黄(锉)麦门冬(去心各一两)黄芩(半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石膏(二两)芎当归(各半两)白茯苓(一两)甘草(半两生用)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黄散   (出圣惠方)治痈脓溃。数日不止。致体虚烦热。头目昏闷。   黄(锉)防风(去芦头)川升麻羚羊角屑(各一两)芎(三分)甘草(半分)人参(一两去芦头)地骨皮(半两)白茯苓石膏(各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沉香散   (出圣惠方)   治痈脓溃已绝。肌肉内虚。尚余热不退。   沉香(一两锉)黄芩甘草(生锉各半两)熟干地黄(二两)柴胡(一两去苗)栝蒌根(半两)白术(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黄(一两锉)上为粗散。每服四钱。   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小麦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痈穴后。脓水过多。致内虚热。   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地骨皮(半两)熟干地黄黄(锉)白茯苓(各一两)甘草(半两生锉)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   卷二百八十七 痈疽门   痈内虚   (附论)夫痈内虚者。营卫腐为脓血。经络不足。则五脏之气虚乏也。其证多生虚热。而心神为之惊悸。以痈热不散。乘虚而入。又心独恶热。故惊悸不定也。   方   黄散   (出圣惠方)   治痈内虚不足。脓水不绝。四肢乏力。不能饮食。久不瘥   。必为内漏。   黄(锉一两)山茱萸五味子(各半两)白茯苓(去黑皮三分)当归(切焙半两)石斛(去根三分)远志(去心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肉苁蓉(酒浸切焙)麦门冬(去心焙)熟干地黄(焙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焙干半两为末)人参(三分)石苇(去毛一两)白芍药(三分)芎(半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为散。每服二钱。   荆芥汤下。日三服。一方有地麦半两。   肉苁蓉散   (出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