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26 页/共 3614 页

(出圣济总录)   治一切痈疽久不瘥。   黄连(去须)滑石(碎各一两)上为散。先浓煎甘草汤。温洗疮了。拭干。烂嚼胡麻子敷之后。干贴此散。日三易良。   又方   (出圣济总录)   治久痈。   巴豆(五枚去心皮令研细)鱼脂(三两)上先熬脂令沸。入巴豆煎搅令匀。以瓷盒盛。   涂敷疮上。日三易。   又方   (出圣济总录)巴豆(五枚烧灰令研细)斑蝥(五枚烧灰细研)上为散。敷疮上。以绵贴之。日一。   治痈疖溃后脓不断。及诸物刺伤疮。   (出圣惠方)硫黄粉(二两)牛筋(一片碓碎)上以筋内硫黄中。以刺疮孔内。取瘥。   治痈疽疮久不瘥   (出圣惠方)松脂(三两)薰陆香(三两)上合捣内少许盐为饼。贴疮上。得汁出尽瘥。   治久痈涂敷方   (出圣济总录)用白杨叶干者一握为末。敷疮上。日二。   又方   (出圣惠方)用饴糖一分。取火溶灌疮中。日三。   又方   (出圣济总录)用鹤骨锉半两为末。以猪脂调如糊。涂敷疮上。故帛裹之。须臾痒发。当有虫出瘥。   治痈久不瘥   用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   卷二百八十七 痈疽门   痈肿贴   (附论)凡疗暴热欲成痈肿者。所贴药。初时热势猛盛。炎炽难当。肿处若有头。即当上贴温热膏药。引出其热毒。此乃火就燥之义也。四畔赤处。捣生寒药贴之。折伏其热势。亦如驱逐邪恶。扑火之义也。夫生寒药势。气力精全。性味雄壮。古来疗者。不本物理。皆通用药草膏之类。已经油炼。气力殊微。欲使羸瘦之人。敌其勇夫。不亦难乎。沉痈者、壅也。要在疏通。若初时便令以粘膏贴。岂得散于郁结。欲不成脓得乎。其中若热气不甚。或热已衰。即任贴膏药求瘥。凡贴肿药。皮浓者以故软布或纸花子涂药敷贴之。待药干换。   肿皮薄者。即用疏纹KT或薄纸涂药贴之。其药未干即当换。列诸方于后。   方   芸苔散   (出圣惠方)   治痈疽一切风毒、热肿、发背、乳痈等疾。   芸苔(一两)黄(一两锉)川大黄(一两生用)羊桃根(三分锉)硝石(三分)半夏(三分)白蔹莽草(三分)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没药(半两)白芷(半两)赤芍药(半两)上为细末。看患处以醋旋调。稀稠得所。涂故布或疏绢上。日三贴之。以肿退为度。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痈疮不消。欲结成。   川大黄(生用)黄芩龙骨甘草黄连(去须)当归(锉微炒)牡蛎白蔹白芨赤芍药赤石脂(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猪胆汁调。涂于细布上。看肿大小贴之。燥则易。   寒水石散   (出圣惠方)   治痈疽热毒。疼痛攻。肌肉赤色。虚肿。手不可近。   欲成脓。及有脓者四畔赤肿。   寒水石(二两)羊桃根(一两锉)硝石(一两)木香(半两)白蔹(半两)丁香(半两)榆皮(半两锉)赤小豆(一合)汉防己(半两)川大黄(一两生用)上为细散。用头醋旋调和、稀稠得所。涂故软布上。贴疮头田畔赤处。候干、即易之。其疮头别研波斯青黛少许。   水和。时以鸟翎敷之。勿令干燥。   紫葛散   (出御药院方)   治痈肿及发背。有赤肿热痛不可忍。   紫葛(三两锉)川大黄(三两生用)白蔹(二两)玄参(二两)黄芩(二两)升麻(二两)榆白皮(二两锉)木通(一两)赤小豆(五合)黄连(三两)上为细散。以新汲水调如面糊。涂于肿上。干即再涂。勿令燥。   玄参散   (出圣惠方)   痈肿毒热疼痛。   玄参紫葛(锉)川大黄(生用)木香黄柏川芒硝黄药紫檀香(各半两锉)上为细散。以鸡子白调和。稀稠得所。薄涂患处。有疮肿已破者去芒硝。   柳木耳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