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168 页/共 3614 页

之。蛇虎伤。蝎螫犬咬。汤火刀斧所伤。皆可内服外贴。如发背先以温水洗疮净。用软   布拭干。却将绯帛摊膏贴疮。如服冷水下。血气不通。温酒送下。赤白带下当归酒下。   咳嗽及喉闭缠喉风并用新绵裹膏药。置口中含化。一切风赤眼。用膏捻作小余。贴太阳   穴。后如服用山栀子汤送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病者。患处贴之。   内服用盐汤下。唾血者桑白皮汤下。诸漏先以盐汤洗净。诸疮并量大小。以纸摊贴。每   服一粒。旋丸如樱桃大。蛤蚧为衣。其膏可收十年不坏。愈久愈烈。   (一方久远瘰同上。疮盐汤洗贴。酒下一丸。妇人血气未通甘草汤下一贴。疮疖并肿痛及疥劳另炼油少许末膏贴之。)玄参白芷川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大黄赤芍药生干地黄(俱锉各一两)上用麻油二斤。浸诸药。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滤滓油。熬得黑色取出不用。将油滤过。   然后入黄丹一斤。用青柳枝不住手搅。候滴于水中成珠不粘手为度。倾磁器中。以砖盖口。   掘窖子埋树阴下。以土覆三日出火毒。却服。丸如鸡头大。   乳香膏止痛及追脓血。消恶毒。   木鳖子(去壳细研)当归(各一两)柳枝(二尺八寸锉之)乳香没药(各半两)白胶香(明净者四两去研细)上以麻油四两。将前三味慢火煎令黑色。次用研药入油煎化。绵滤去滓。将药铫令极净。再倾药油在内。候温入黄丹一两半。以两柳枝搅令得所。再上火煎不住手搅。候油沸起住搅。直待注水中成珠不散为度。秋冬欲软。春夏欲坚。倾在水盆内。出火毒。搜成剂。收之遇用贴开。   金丝膏痢药   清油(三两夏二两)松香(五两)蜡(三钱半)丹(二钱半)乳香(半两)上以油煎转色。去滓。下松香、蜡、乳香。用槐条搅。一顺手五百遍。入丹熬。滴水成珠。水盆内拔千遍。磁器收之。用油纸摊贴脐下。加草乌木鳖子大妙。   莲子草膏治一切风耳聋。眼喑生。发变白。坚耳延年。   莲子草汁(十三升)生巨胜酒(一升)生乳(一升不食糟也)甘草(一大两末)上和于锅内煎之。缓火才令鱼眼沸。数搅之勿住手。看上沫尽消。澄滤不津磁器中贮之。一方有青莲药六分。龙脑花三分。郁金香二分。并末先煎诸药三分。减一次。下汁及油等。膏成每欲点。即仰卧垂头床下。一孔中各点如小豆许。久起有唾。却勿唾之。起讫即啜少热汤饮。点经一年。白发尽黑。秃处并生。   大黄膏治大人小儿痹癖。   大黄朴硝(各等分)上为细末。同蒜泥和成膏。用绢摊成膏。贴于病处。其痹病自消也。   黑虎膏治肠痈乳痈骨疽者。每服十五丸。如梧桐子大。甘草汤或漏芦汤下。外贴   患处。眼目赤疼痛肿者。以茶清或山栀子煎汤下。仍贴两太阳穴。妇人胎衣不下。瘀血   冲心。童子小便下。月候不通。红花汤下。   槐条柳条(各七十茎每长七寸半)巴豆(八十枚去皮)当归(二钱)木鳖子仁(五枚)白芷(三钱)自然铜(少许为末)小油(一斤一两)黄丹(八两)上先将小油锅内煎沸。下前药煎黄色。滤去滓。入丹熬成膏。   三仙膏治贴金疮。肚痛泻痢。皆可贴服之上。   香油(二斤)黄丹(一斤)白巴豆(四百八十枚)上将油于铜锅内煎热。入桃枝二十根。煎枯将出。次下柳枝二十根。每长二寸。煎枯将出。三次下巴豆煎枯。将出放温。入砂锅内。煎油热下丹。文武火搅匀。一个半时辰。熬丹起。抬下于地。再搅。滴水成珠。沉下膏成矣。就锅番合地上。三日至第四日可用。   碧霞膏治内刺。   铜绿(研二两)乳香(研二两)没药(研一分)松脂(四两)黄蜡(一字)白胶香(研一分半)芝麻油(另熬炼熟冬添夏减)上先炼松脂滤去滓。次下白胶香。又下芝麻油搅匀。   看硬软得所。续次下黄丹。再搅匀。下乳没铜绿末。搅匀冷放磁盒内盛。每用火上药。摊纸上贴患处。一方轻粉一钱。   木鳖子膏治经络受风寒邪。血脉牵连。皮肤疼痛。结聚或拘挛麻痹者。   木鳖子(一两去皮锉如小豆大)乳香(一钱另研)上清油二两。浸木鳖子一两宿。   然后慢火熬至减半。去木鳖。下黄蜡一钱。搅匀。绢滤去滓。待欲凝结。投乳末在内。不住手搅匀。收磁器内。每用少许。搽肌肉皮肤疼痛聚硬处。不住手。以热为度。   成膏药方   以清麻油十三两。菜油一斤。黄丹七两。二物锅铛中文火煎、粗湿。柳篦搅不停。至黑色。加武火以扇之。搅不停。烟断沫尽。看渐稠膏成矣。煎时须于净处。勿令鸡犬见。齿疮贴之。痔疮敷之。   久疮膏   当归防风(各一两)黄芍药白芷(各半两)乳香(一分)黄丹(半两)黄蜡(一两)上以油四两。煎前药。候色变。入丹成矣。蜡收之。磁盒盛。   防风膏灸疮。   当归防风黄蜡(各一两)黄丹(半两飞过炒)上以油四两。先煎当归防风。候紫黑色。却入炒过黄丹沸一两次。以绵滤过。入黄蜡收之。若要止疼痛。加乳香一两。   麻油(半斤)黄丹(三两)乳香(一两)柳枝(一握)上如常法。熬成。然后入乳香搅匀。贮器中。   生肌膏治一切灸疮。取脓水。须是取得脓水。方得病好。   取生杨柳枝一握。碎锉如豆大。以清油四两。煎令黄色。漉出以新绵滤过。入黄丹二两。   在油内重炼。以柳枝箸不住手搅。令烟青白。滴一两滴在水碗中。以丸得为度。须丸成不泥手。方可泻出也。   冷金膏治汤火疮。并疮、瘰、恶疮、金疮等。   油(一升)杏仁(半升去皮尖双仁炒焦碎)乱发灰(五两)黄药(三两半)石灰(半两)黄狗脂(少许)鼠(一枚去皮切)上先煎油。次下鼠及发。待鼠肉尽。即去鼠骨。又煎。   入诸药。更煎令黑色。若稀。下蜡三五两。候得所。故帛或纸上摊贴。   水柳膏治灸疮急。肿痛不可忍。   水柳枝(二两锉碎春夏取枝皮秋冬取根皮用)甘草(二两捶碎)白胶香(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松脂黄蜡(各半两)黄丹(三两炒令紫色)油(八合)上先取油。   安铛内。以文武火炼香熟。渐入柳枝、甘草。煎令黑色去滓。次下白胶香、松脂、蜡等。候化。   即以绵滤过。净拭铛。却倾油于铛内。渐下黄丹。不住手搅转。急着火上。试滴于水中。成珠子膏成。入麝香令匀。用磁盒盛。于熟绢上摊贴。神验。   润肌膏治手足皴裂疼痛。   沥青(四两)黄蜡(八钱)乳香(二钱)上三味同于铁锅内。文武火熬。次入小油一二茶匙。旋滴于水中试之。如硬更入油。硬软合宜。滤于水中。磁器内放。每用火上炙软。裂子上。贴纸封。   秘传膏药治阳衰气盛。补益甚多妙。长老秘传。用之效验。然修合多者。不能成   膏药。予尝亲督学生。至诚修拣道地真药。根据法制炼。如熬膏。密地不令妇人鸡犬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