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171 页/共 3614 页

搐搦。亡失津液。渴欲引饮。能扶荣卫去虚风。中风自汗。及产后中风自汗。尤宜服   之。   防风独活当归人参细辛葛根芍药川芎甘草熟地黄半夏远志(去心)至七分。去   柏子仁丸   (出大全良方)柏子仁干地黄(各二两)茯苓枳实(去瓤麸炒)覆盆子(炒)北五味子附子(炮)石炙一方等分)上为   乌蛇丸   (出圣惠方)   治妇人中风。牙关紧急。手足顽麻。心膈痰涎壅滞。   乌蛇肉(一两酒拌炒黄)半夏(半两汤洗七遍以生姜半两去皮同捣炒令干)天麻(一两)白裂)干蝎(半两微炒)蚕砂(半两微温酒下七丸。   羚羊角汤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中风。不语。心闷恍惚。四肢不举。风热壅   滞。   羚羊角(镑一两)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三两)黄芩(去黑心一两)防己(一两)赤芍药两半)葛根(锉一两)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   泽兰丸   (出济生方)   治女子血实。七情所感。卒然手足搐搦。状类痫证。却   不   可作痫治之。   当归(去芦酒浸)泽兰叶琥珀(别研)羚羊角(镑别研)牡丹皮(去木)防风(去芦各一两)麝香(别研半钱)安息香(酒煮去沙)生地黄赤芍药(各一两半)铁粉橘红(各半下。   排风汤   (出大全良方)   治男子妇人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   乱。及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   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   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   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疼难以俯   服此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白藓皮白术白芍药桂心川芎当归防风杏仁(去皮尖麸炒)甘草(各二两)白煎至八分。   昔有一妇人年四十四五。其证说话气短。足弱难行。口内含霜。七十日内三次经行。遇行则而热忘。   又火之齿之也而腰汤证也。或曰。风脉当浮。今脉弦缓微弱。恐非风也。曰。风无一风。排风汤所用之药。有十全大补汤料。亦有平补之意。却遂供十差胜。只是心中如烟。生似有微热。大便拘秘。再与排风汤十服。兼之。越三日。云服前药一二日。诸证悉除。只是足弱不能支持。因与里虚惊。大便滑泄如食伤。与五积散数服。加人参盐煎。兼感应丸即眩。不能久立久坐。再与排风汤则脱然安矣。以此知要根据古法。不可   羌活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中风。四肢缓弱。身体疼痛。言语謇涩。心神昏   乱。   羌活(一两)羚羊角屑(三分)桂心(半两)赤箭(三分)细辛(三分)防风(三分去芦头)根节)甘草(半两炙微炒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加减小续命汤   (出大全良方)   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   斜。手足战掉   能屈伸。骨节烦疼   风人。每遇天色阴晦。   麻黄(去根节)防己人参(去芦)黄芩桂心甘草白芍药川芎杏仁(各一两)附七分。   去滓。不以时候服取汗。随人虚实与患轻重。有人脚弱。服此六七剂得瘥。精神恍惚。加茯苓用煎芎二防风、生姜。有当归一两。自汗者去麻黄、杏仁加白术一两。脚弱加牛膝、石斛各一两。身疼痛加秦艽一两。腰疼痛加桃仁、杜仲各半两。失音加杏仁一两。春加麻黄一两。夏加黄芩三分。秋加当归四两。冬加附子半两。   小风引汤   (出大全良方)   治左瘫右痪。素有风湿。常服调气进食宽中。   防风独活细辛川芎北五味子白茯苓人参白芍药白术甘草(等分)上咀黄、   羌活汤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中风。言语謇涩。筋脉拘急。肢体缓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