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458 页/共 477 页
徐贤字思圣。以岁贡领弘治壬子乡荐。母寝疾,焚香告天,请以身代,后母痊。家贫,就教职,以养母告归。母年九十九卒,卒之日,贤亦卒。祀郡孝子祠。其家传三月卒。
赵宠邑庠生,岁贡入胄监。父昌为布政使,卒于官,迎榇入门。族人信巫觋,沮之,宠哭争如礼。事母胡,晨夕侍侧,以终其身。祀郡孝子祠。
王字镇之,知府达子。尝侍父北上,路遇盗,以身蔽父,善言晓谕,盗引去。武昌藩王聘为仪宾,以违亲,弗应。邑令欲置民兵数百,正言止之,得寝。
徐士杰母周氏病危,割左股和药,病愈。及父卒,庐墓终制。巡按杨公鳌奖之,祀郡孝子祠。
翟质侍孀母疾,经岁,衣不解带,割股救治,不令妻孥知之。
洪希一岁而孤,母他适,伯汝钜抚之成立。伯病剧,股和药以进。越十载伯卒,哀毁,同从兄庐墓三年。祀郡孝子祠。
赵桂枝年十三丙戌春避乱,游兵执其父,露刃索金。桂枝出丛薄间抱父,兵以刃挥之,号泣不肯释,俱被害。祀郡孝子祠。
成蛟字子潜,弱冠与兄虬为郡诸生,最友爱。明末叔兄游宦客死,兵乱道梗。蛟备历艰险,入闽扶榇,挈孤寡以归。长兄贫老无子,又多方力佐之。
汪廷杲孝事寡母,樵采以给。年十三母病,股以进。及卒,殡送尽礼,并归葬父祖。终身哀慕,年逾八十卒。
赵梦鳞监生,事祖父极孝,尝股疗祖疾。又为父士礼输谷二千石。事闻,建坊旌之。
程荣字好信,御使富兄。父彦民疾剧,医云须得阴阳血和丸服方愈。荣与妻凌氏夜焚香祝天,各持刀取股血烹进,父病果愈。
陈伯父年八十,患喘疾。伯夜穴其左胁出肝,熟而进之,父病渐痊,创亦寻愈。邑令李鸾勒石志其事。
王守恭年十二,割股救母。府县旌之。
刘际祥增生,家贫,事继母尽孝。
沈万宰字坤元。父暴疾,尝秽,知其苦,以告医者,父病竟痊。父母继卒,咸庐墓。事闻被旌,祀孝子祠。
〔国朝〕赵名耀诸生。年十岁,母疾潜,吁天求代。母觉有神扶之,病果痊。父故,庐墓三年,不避虎豹,母故亦如之。于兄弟族党存亡继绝,于乡里戚友尚义好施。卒年六十三。乾隆十八年旌。
胡龄一苞孙,附贡生。父以应试卒于江宁,时年十四,两昼夜奔丧所,扶柩归。竭诚养母,年六十居母丧,孺慕愈笃,哀毁成疾。庐墓侧,昼夜呼号。尝梦大水浸棺,觉而移葬高处,不一月其原葬处蛟起,诸墓漂没,龄亲墓独完。又两年以哀感卒。雍正七年旌。
洪守伸字屈若。父兄俱早世,善事母及孀嫂,抚侄士茂、士萃如子。茂亦事伸如父。伸母病,股肉以进,母尝之甘,病愈。有贼劫其家,伸当门泣诉,丐勿惊母,愿罄所藏。仍令婢挈资遗之,贼感动,不忍窃而去。母卒,号恸三年。雍正六年祀孝子祠。
赵敬字子修。八岁丧父,事母孝。自少壮至颁白,敬爱如一日。先意承志,凡助赈、掩骸、修学宫、置祭器、养孀嫂孀妹、为立孤成家,皆体母意为之。母性严,稍有厉色,即长跪引咎,俟色怡乃已。母与嫂并以节旌,敬亦以孝于乾隆十年旌。人叹为一门孝节。
左兄弟同爨,季弟早世,遗一幼侄,有以人命诬其侄者,匿侄挺身任之,数被拷掠。亲属咸谓侄终不得庇,曰:“吾已有子,弟正一孤,我死以代侄可也。”会死,事大白,侄得免。
施云攀年十二,股疗母。邑令旌之。
汪尚镜年十二,股救父,不效。又十年镜卒。
汪九玺父卒,孝事嫡庶两母,抚教三弟成立。邑令钟鼎旌之。尝山行遇虎,弗伤。三人并坐树下,适雷发,殛死二人,玺独无恙。两邻并火焚,玺庐独完。人以为孝感所致。
翟时邦少贫,初刺舟,后业农,衣食不给,奉亲必备甘旨。其孺慕之诚,定省之礼,虽读书知礼者弗逮。父母反目,誓不共食。邦再三谏,父欲挞邦,乃请自挝,父终不听,即设两爨,竭力奉养。父母继逝,自初丧迄禅祭,哀感路人。守令闻之,咸加旌异。子四人,天性纯笃,并有父风。
赵善彩字白生,庠生。少丧父,哀毁如成人。事母孝,终身孺慕如一日。事孀嫂以礼,教幼弟成立,分爨推肥取瘠,周恤族党,有求必应。康熙三年巡抚张朝珍给匾旌之。
郑乾祥庠生。年八岁,父患痿痹,手不能举,每食必以箸进之。亲涤溺器,冬更温之于怀。父亡,恐触母悲,独之野外痛哭。母嗜鱼,课徒之暇,自钓作羹以进,自啖粗粝。隆冬身无厚衣,而奉母备甘旨。岁时祭品必丰洁,上食时痛哭如初丧。
凤天佑监生。父病十七年,日侍汤药,不避污秽。父没,哀毁骨立。
章元祀父母少亡,祖母病蹩不能行,左右扶掖,跬父不离者二十余年。及卒,庐于墓。
马三锡字怀侯,岁贡生,家世以孝义闻。自幼苦读。事继母曹,每事必咨,出入必告,时戒其妇勿逆勿怠。一日母侄来谒,衣衫敝甚,询知以贫迫鬻身,母含泪隐忍。三锡为转贷赎归,并厚恤之。母染目疾几盲,三锡偕妇每夜虔祷达旦,母目渐明,年八十余卒。邑人公请入水西书院,从祀先儒。
汪子杞字少泉。年十五父卒,结茅庐墓侧,晚捧父所授书,焚松脂照读,迨夜分就苫块。鸡鸣而起,跪墓前哭。天晓归,具薪水供母,如是者三年,母毁其庐乃归。舆弟析爨,择腴者畀之,以瘠自予。为邑乡宾,卒年八十有二。
包大典家贫授徒。孝友,父早殁,母盲,竭诚虔祷,母目复明。
郑一左、一右业樵。父远贾疫死,兄弟间关觅骸荒山,伏乱冢号泣八昼夜,梦神告以柩处,得携骸归。
郑槐鬻妻赡母,以半为母置寿棺。己疾危,或议母棺敛,槐曰:“宁倮葬,勿用母棺。”遂从之。
郑孝业磨腐。父嗜酒,孝于腐担悬一瓶,每卖腐得钱,必沽酒归饷父。此虽细民一节之孝,录之以愧富而不养志者。
王佩字衷度,庠生。性至孝,年十二母病笃,割左股疗之愈。逾两年,母又病,又割右股疗之愈。淹贯五经,尤精于《易》。
胡尚策、尚简母病剧,策年十三,简方十岁,各股以进,竟不治。兄弟哀毁过甚,相继而亡。邑令萧表之曰“兄弟纯孝”。
查先登字于岸,贡生。父疾,与妻翟氏各股以进,随愈。又尝让腴产于兄,乡党推其孝友。
王世耀尝剖心,救母愈。《旧县志》又有王秉政字以德、郑守缙、郑守志、查志第崇祯间诸生、胡天楝字维、洪有、洪一景字觐公、洪苞字仪生、叶兆恩字君予,诸生、徐采、徐、徐、徐元首、徐文芳、徐铎、胡允忠妻郑氏,以节孝著、汪尚绘、赵廷擢、马廷珍、江天训,皆以股闻。庐墓者又有郑键字藏我、赵懋贞、梅辂、赵汝泽、查本固五人。他事实无征,附录于此。以上《乾隆府志》
文世震字东山。父居讲得瘫痪疾,震方八龄。母迫饥寒他适,震哀留不得。日采樵以养,己茹野蔬,而父食必酒肉。抱持便溺,不避垢秽者二十三年。尝入庙为父祷神,庙侧有虎蹲,隔溪人望见惊号,震不知也。又一日入山,心动奔归,火焚其庐,震突入,负父出,得无恙。父卒,哀毁丧毕。族人醵金劝之娶,震佯诺之,乃以其金托族侄三俊,择地葬其父祖以上凡七棺。乾隆四十五年旌。
朱武东字阳生。父早卒,家贫采樵供母。母得痿症,艰于坐立,出樵则负以托邻,回则负归。一日东在樵所,忽心神惊悸,急归,而母气绝,抱持痛哭,母竞苏。孝事者又二十载。母殁后,负草卧墓侧三年。年八十六卒。嘉庆三年旌。
王帅年十岁时,随父谋食异乡。父病,帅视汤药,昼夜无间。父卒,愿质身坂资以扶榇归,主人怜之,厚赙焉。归后佣工以养其母。岁饥,锄蕨舂粉易米供母,而自食蕨滓。母卒,庐墓三载。嘉庆四年旌。
查殿英字景琦,监生。少从父世熊服贾,闻母病,一昼夜驰三百余里归。母殁,哀毁逾常。继母阮氏,英率妇王氏谨事之。阮又多病,吁天请代。父染疯疾,沉卧床褥者六载,英夫妇侍汤药无倦容。父卒,柩在堂,适邻火起,英抚柩长号,反风灭火得无恙。
洪维陶周岁时,父贸蜀,久无耗。陶年十五,辞母寻访不得。念母缺养,仍归樵以供甘旨。母病笃,剜左股进得愈。母卒,庐墓三年,时年已四十矣。欲复入川寻父,族人怜其孝而无后,强止之,为娶郑氏,生二子。遂嘱妻以祀先训子,恝然入蜀,闻父参禅峨嵋,往从之不值,以劳瘁客死。
翟彩令五岁母亡,父病瘫痪,因乞食。族人树滋怜而养之,仍给饮食,使持以饷父。年十二顿谢去,曰:“吾渐长可以力养矣。”乃采薪贩菜,计日积资,备酒肉以进,有余钱必呈父储于笥。父甘躁时,欲笞之,则急跪以头撞地。父卒,邻居谋助,力辞之。出前所积笥中钱营葬具,合葬祖父母、父母于某山之阳。年九十八卒。
叶际时字盈仲,监生。年十三父锦病笃,医药无效。际时衣不解带,昼夜奉侍,仍右股和药进,果得愈。以上采《新县志》增
宁国县
〔宋〕何自兴宝间,父元贵疾,祷于神,股以进,越三日愈。县令余灿召其父子至庭饮食,作《孝行歌》训邑众云。祀郡孝子祠。
〔元〕周淳卿躬行孝友,亲殁,于墓侧筑永思亭,哀慕历九年不改。宣城汪泽民为文赠之。祀郡孝子祠。
〔明〕吴惟贤父殁,躬负石墓道,庐居三年。所居石村山房,有梅结实而甘,人以为孝感,作《甘梅》诗。祀郡孝子祠。
屠羲民字卿,邑廪生,与兄羲英极友爱。丧母哀毁,三年不离苫块。祀郡孝子祠。子元谐,亦廪生,事母袁尽孝,居丧庐于墓侧。兄元诚疾笃,躬视汤药,不起,力襄后事。
汪文英字日贤。五岁失恃,哀毁如成人,见者为泣。继母徐严甚,弥敬事之。父润殁,英寄食外家,兄文光以时资给。及兄卒,鞠育其二子备至,每私语家人:“宁饥寒吾子,毋饥寒吾犹子。”里中谓其家有元气,祀郡孝子祠。
黄一荣父母病剧,割肝疗之。及卒,哀毁庐墓。崇祯九年,督学御史杨公旌其庐,祀郡孝子祠。
何应元读书自好,孝以奉亲。母殁,庐墓侧,极终身哀慕之诚。后以贡就白下教职,迁蜀令,有清名。自蜀归省亲墓,有别业贮谷数十石,饥民分夺而去,元知其人不问。
汪承佑、承谷庠生。幼禀父训,躬行孝友,痛父殁于宦邸,体清白之志,不受赙资。妇奁资颇厚,以父产尽予谷,无吝色。谷亦推让再四,后以廪饩终。
刘邦基崇祯时诸生。幼失怙,既而母亡,庐墓三年。甲申五月,复依墓侧三年。有“天寒慈竹悲残雨,霜冷孤鸿叫断云”之句。著述甚富,甘于荒遁,不知所终。其门人桐川陈启晓约略记之。
章之焕候选主簿。母殁,结庐于墓,如生事之,无间晨夕。壁间有联云:“夜雨沾襟和泪湿,秋风号树倍哀鸣。”又“三年香结松稍网,半夜灯青月影圆。”今遗迹犹存。
〔国朝〕饶宗良字直生。少孤,事母孝,年二十游学白鹿洞,叹曰:“吾宁不古若哉!”从汪有源讲学,躬行醇恪,见稍可与语者,必诱掖之向学乃已。家酷贫,建家庙,族推管钥经费,毫不自私,众服,皆就约束。年六十一卒,无子。门人祀之。
杨正芳字竞秀。喜读书,尤耽书法。性温润,事亲朝夕定省,未尝少懈。幼时祖病,股以疗。解纷恤贫,曲全姻事,至费缗不惜。有妹适陈逵,女适陈必第,俱早孀。正芳经理其家事数十年,咸谓善士云。
程良振父早亡,事母张氏尽孝,母病,股,朝夕侍问。及殁,哀毁骨立,屏荤酒,庐墓三年。邑令陈主策拟请旌,振曰:“孝庸行也,以此市名何忍焉?”事遂寝。仍构小庐,绘双亲图虔事,年逾七十,犹婴儿泣云。
徐时宽幼读书,性至孝。家徒四壁,习贾业,以资。父年耋,有足疾,日夕扶持不倦。居丧,哀痛毁瘠,庐墓三年。巡抚张给额旌之。
陈本森字子林。母周氏,孀居五十年,中风疾卧蓐十二年。森侍饮食,衣不解带,夜就床下席地而睡。邑人有节孝一门之称。
胡曾琦性至孝。母殁,屏绝荤酒终身。父命远出,忽心动,奔归,则父猝患中风,得回诀。后以庐哀毁而卒。雍正八年旌。
程鹏字扶九,庠生。性孝友,生平力行善事,自赈荒周急,下至医药桥梁,施予无算。诸孙曾在襁褓者,亦知以乳相让,一儿不食,则均不食云。子书,详《文苑传》。孙丙然,拔贡生。以上《乾隆府志》
旌德县
〔唐〕杨懔光化中,试太子校书。行义修饬,自唐太和至宋乾道间,阖门义居,累千百口。代从蠲除,以孝友世其家。
〔宋〕吕镗字梦祥。幼孤,事母以孝闻。尝游宿、亳间,客潘氏,不御酒肉。问之,曰:“镗远游,亲养勿给,敢自享厚馔乎!”乃慷慨作歌,歌曰:“数千里兮客王畿,忘甘旨兮亲庭帏。岁云莫兮音书稀,魂欲断兮白云飞”。歌数阕,泣下。政和三年入京上书,请严生子不举之禁。宣和初,复论之。从弟钺,尝为镗著《实德居士传》。及以布衣登朝,宰相问曰:“非所谓实德居士者耶?”荐授潞州士曹,调凤翔府判官。祀郡孝子祠。
汪文谅字叔达。累世同居,凡一千三百口。州上其事,诏州县存抚,赐以百金。谅兄弟感叹曰:“吾家治农,未有一士应上之求者。”即以所赐金购书藏之,子孙由是贵显。按:《省志》、《万历志》俱作旌德人,《康熙志》入泾县。
郭宏字幼度,原名天铎。隆兴进士,闻父丧仓卒奔归,庐墓三年。
〔明〕张道荣字文魁,性孝友。祖贞应遘病,道荣以身代为祷。父患痢,亲为除秽。及卒,哀毁骨立。母伤跌艰步,日夕抱持,亲奉饮食,污衣溺器,躬自浣涤。及没,殡父,墓侧结庐守之。正德间,有司以闻,诏表其门,祀郡孝子祠。《省志》作泾县人
戴三元父品以黄册事逮赴诏狱,三元与兄刺随至京,鞠问当刑,兄弟争请代,卒以三元代父死。祀郡孝子祠。
江休永乐初,父坐事质刑部,临往属诸子后事。休泣请代,父曰:“吾老矣,奈何以强壮易我。”休泣曰:“昔缇萦一女子,乃能身赎父刑,吾何忍不为父死。”竟诣所司讼其事,得释父,嘉其孝,厚赍赀产。休曰:“此人子分内事,因以为利可乎!”辞不受。祀郡孝子祠。
周伯谅母病,血痢数年,躬自浣濯。父母没后,衔悲至老。郡侯萧良誉追奖扁曰“崇孝”,祀郡孝子祠。
张廷翰幼失父。七岁授小学至文王事王季,问师曰:“此可行于今否?”师云:“何为不可。”翰即每日鸡鸣盥漱衣冠,候母闻鼾声,辄欣然去。或母微病不食,翰亦不食。母没,四时荐食如生。郡守罗公赠诗,有“慈母眼中先者泪,婴儿膝下老莱心”之句。祀郡孝子祠。
吕赐宗母病,股疗治,祷请身代。兄皋宗无嗣,抚遗女若己出。崇祯末岁饥,赈粥三月。途拾遗金百,候其人还之。为兵备副使侯所褒异。年九十三卒,祀郡孝子祠。
吕文奎母病剧,谨汤药,以身代祷神而愈。及亲故,庐墓三年。台使赐儒服礼之,祀郡孝子祠。
鲍邦志字君继。幼时母病,股以疗,数载母复病剧,持刀抉胸割肝食之,恍惚见神人许益母算。崇祯元年,诏举孝行异等,巡按龚上其事,赐冠带。郡守徐大仪为建孝子祠。
张廷旭父母病殆,皆泣祷以身代。及父没,三年居庐。当事旌之,祀郡孝子祠。
张昌父病,弥月不瘳,取粪尝之,病获痊。祀孝子祠。
江寿荫母遘厉几死,朝夕调护,目不交睫。迫切哀祷,愿以身代,母竟生而寿,荫死。祀郡孝子祠。
江添宗字文昌,幼禀至性。父傅任河南洧川县教谕,有疾。添宗在家心动,即日束装千里奔省,驰书与弟文中,敦勉立朝大节。继伯父后资产颇厚,均分昆季无私。父欲治家庙、家塾、义冢,克继厥事。临卒,嘱子孙以孝友颜于堂。泾邑左镒为立传。
吕庆母病痢剧,不能起床第,庆以手承之。夜梦神告曰:“母寿当尽,以若孝延三载。”寻愈。
任期保一日父杖之,喜而受,退而泣。人问故,曰:“父老矣,杖我而体无所苦,力衰矣。吾悲夫,求为父杖而不可得也。”
吕茂荫父病革,异母弟甫三岁,父属茂荫善视之。及父卒,抚幼弟,友爱倍至。既长大,会亲族尽取父遗产剖之,无所私。
刘伯茂兄业贾,负债累千金,债家猬起躏之。伯茂曰:“我在而人皆辱吾兄,岂以茂为不能弟者乎!”倾橐偿之。躬自授弟子于里中,怡如也。
江景宗家贫力耕以养亲。父病危,尝药,号天请代,父故,庐墓三年。母没亦如之。天启七年,巡按上其事,旌曰“孝行之门”。旧府、县志俱遗,乾隆十一年,五世曾侄孙素考《明史》、《统志》、《省志》,呈请邑令苏一圻,奉主祀孝子祠。
芮国宪父赴部应选,被仇构谋毙狱。国宪年未冠,赴部屡诉,未伸,叩阍鸣冤,奉旨勘明,尽法处之。
王懋畿父病三年,躬奉汤药不倦,吁代诚恳。邑令旌之。
姚伟昌幼丧父,母哭亦哭,既而劝母节哀以乳弟。及长,善事母。母没,庐墓,煮粥食饥,以终母志。与弟不析爨。邑令张时献、郡守张德明、兵宪、巡按、督学并旌之。
皇甫应兴甫九龄,父病笃,请以身代,寻愈。敬爱二兄,分产不求其值,济困恤贫,闾里钦之。
饶遂兴醇谨好施,家风肃穆,子孙百余口同爨,无勃溪声。卒年九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