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78 页/共 3614 页

浮萍丸   (出圣惠方)   治热渴不止。心神烦躁。   上取浮萍水洗。曝干为末。以牛乳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计时候。以粥饮下。   麦门冬丸   (出圣济总录)   治脏虚干燥。发渴饮水。   参茯白术散   (出如宜方)   治病后脾虚津液燥。或有余热虚渴。   白扁豆(姜汁浸炒去皮)茯苓山药人参甘草莲肉砂仁桔梗薏苡仁(炒各   治中热消渴疾。   (出本草)生葛上冬月取。以水中揉出粉。澄成块。先煎汤使沸。后擘块下汤中。良久色如胶。   治虚热渴。   (出本草)草上以煮汁。或生汁服之。   治热渴心闷。   (出本草)地浆上以水一大盏。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搅令浊。俄顷取饮之。   解热渴   (出本草)酢浆草上取食之。   治虚热渴。   (出本草)桃胶上如弹丸含之佳。   治下虚上热而渴。   (出永类钤方)菝根上每服一两。水二盏半。煎减半。日三服。渴减。只二服。   治渴热心闷。   橘皮甘草上等分煮饮。时服咽之勿烦。使多吃。但以热土或熬热灰土壅其脐上为佳。   以   治热渴心闷。   面上取一两。以温水一中盏。搅和服之。   卷一百七十九 消渴门   胃热渴   (附论)夫胃气实则生热。热则土气内燥。津液不通。咽膈烦满。故渴而引饮。内经谓脾气热则胃干而渴。盖脏真濡于脾。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既受热。津液不濡于胃。胃干则渴不止也。   方   黄连汤   (出圣惠方)   治脾胃中热烦渴。身渐消瘦。宜服此。   黄连(一两去须)川升麻(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黄芩(一两)栝蒌根(一两)知母(一两)茯神(半两)栀子仁(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石膏(二两)上为散。每服四钱   茯神汤   (出千金方)   治胃腑实热。常渴引饮。泄热止渴。   茯神(二两外台作茯苓)栝蒌根生麦门冬(各五两)葳蕤知母(各四两)生地黄(六两)小麦(二升)大枣(三十枚)淡竹叶(切三升)上咀。水三斗。煮小麦竹叶取九升。去滓下药。煮取得四升。分四服。服时不问早晚。渴即进。非但止胃渴。通治患热渴者。   枸杞根汤   (出圣济总录)   治胃干渴。饮水不止。   枸杞根栝蒌根麦门冬(生去心)黄连(去须各一两半)土瓜根(干者)知母车前子(去土各一两)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地黄半分。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开胃解热渴饮子。   (出广南四时摄生论)大黄甘草(各半两)半夏(十个)生姜(三两)好枣(五枚)上件药用水一大铫。同煎至八分。旋取温服之。不拘时候。   栝蒌汤   (出千金方)   治消渴。胃热。   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汁芦根(切二升)茅根(切三升)上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