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79 页/共 3614 页

上用绿豆角蒸熟。随意食之。如无绿豆角。只蒸好绿豆。者粥食之。当效。   卷二百十二 泄痢门   血痢   (附论)夫血痢者。热毒折于血。渗入大肠故也。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积。毒热气乘之。遇肠虚者。血渗入于肠。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身热者死。身寒者生。诊其关上脉如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数升。脉虚小者生。疾数者难治。久不瘥。多变呕哕。及为湿慝也。   方   牛角散治下血痢。腹痛。   牛角当归龙骨干姜熟艾(各三两)附子黄柏赤石脂芎阿胶浓朴蜀椒上罗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纳牛角末阿胶屑。以绵绞去滓。分七服。日四夜三。一方无橘皮。   白头翁汤治赤滞下血。连月不瘥。   白头翁浓朴阿胶黄连秦皮附子黄柏茯苓芍药干姜当归赤石脂甘草龙骨(各三两)大枣(三十枚)粳米(一升)上罗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半合熟米。纳   蒲黄散治血痢。   蒲黄(三合)干地黄桑茸甘草芒硝茯苓人参柏叶阿胶艾叶生姜(各二两)禹余粮黄连(各二两)赤石脂(五钱)上拌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五服。温饮。   木香乌梅丸治一切下痢便血。并肠风等疾。   乌梅(二枚)木香百草霜丝瓜灰(各二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各一两)大黄半夏(各五钱)枳壳当归(各一两)陈皮(八分)上为细末。炒面四两。入前药一同杵千余下。烂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如硬。入梅水和丸。   龙骨丸治下血痢。腹痛。   龙骨龙胆羚羊角当归附子干姜黄连(各三十铢)赤石脂矾石(各一两半)犀至二十丸。   发。   续断当归桔梗阿胶桂心(各三两)干姜熟地黄芎(各四两)蒲黄(一升)甘草(二两)上切。以水九升。煮八物取三升五合。去滓。下胶更烊。阿胶取沸。下蒲黄。   分为三服。忌猪肉、海藻、菘菜、生葱、芜荑。   伏龙肝汤疗下焦寒损。或先血后转便。此为远血。或痢不痢。   伏龙肝(五分)甘草(炙一两)干地黄(五两)烧发灰(二合)黄芩牛膝干姜生槲脉阿胶(各二两炙)上切。以水七升。煮七物取三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烊。   乃下发。分   阿胶散治热毒痢成片。脐下痛。   阿胶(一两)川升麻(半两)地榆(一两)黄连(一两)黄苏(一两)犀角屑(半两)熟干地黄(一两)栀子仁(二两)当归(一两)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薤白七寸。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连汤治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   黄连(一升)龙骨白术(各二两)阿胶干姜当归赤石脂(各三两)附子(一两)日命即欲尽。   当归和脉血饮   (出卫生宝鉴)   治肠癖下血。湿毒下血。   槐花青皮当归身升麻川芎白术熟地黄荆芥穗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清米饮调下。食前。忌酒、湿面、生冷物。   茜根散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   茜根黄连栀子仁地榆生干地黄当归犀角屑黄芩(各等分)上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薤白煎汤下。   黄连散治热毒下痢黑血。脏腑痛。日夜百行。气息欲绝。   黄连龙骨地榆阿胶当归黄芩栀子仁赤芍药(各等分)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干葛散治酒痢便血。   白干葛枳壳半夏茯苓生干地黄杏仁甘草黄芩上锉为散。每服三钱。黑豆百粒。姜五片。白梅一个。煎服。   犀角丸治血痢腹中痛。   犀角镑地榆黄芩黄柏甘草茜根柏叶(各等分)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食前。   黄连饮治脏毒下血。脏腑痛。日夜五七十行。血痢甚者。   黄连阿胶当归龙骨赤石脂白术附子(各等分)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   茜根黄连汤疗痢鲜血。   茜根黄连地榆栀子薤白香豉犀角(各等分)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   分为三服。再忌猪肉、冷水。   芍药黄连汤治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者。谓之热毒下血。   芍药黄连当归大黄甘草淡味桂(各等分)上罗匀。每服五钱。水煎。如痛甚者。   六妙汤治下血或痢不止。   乌梅甘草丁香桂心罂粟壳缩砂仁上同拌匀。作一服。以水一中盏半。于银器内煎至七分。忌铜铁器。去滓。温服。滓用水二钟。再煎至一小钟服。   宿露汤治风痢纯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