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78 页/共 3614 页
茯苓丸治赤白痢。及赤痢等疾。
赤茯苓当归黄连黄柏(各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空心米饮下。赤白痢加阿胶一两。
黄连散治赤痢兼大肠下血。
黄连黄柏木香(各一两)浓朴(去粗皮)上捣罗为散。每服三钱。空心粥饮调下。日午再服。
治赤痢腹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黄连(二两)当归(一两)上以水酒三大盏。煎取一大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
治赤痢脐下痛。
用茱萸一合。黑豆汤吞之。一方。用杵搓磨吞咽。良。
治赤痢。
(出本草)用犀角烧成灰服之。
二黄汤治赤痢并一切痢。
枳壳散治赤痢不止。
枳壳胡桃(各七枚)皂荚(二梃)上就新瓦上。以文火烧令烟尽。取研极细。分为八服。每临卧及二更五更时各一服。
紫参散治赤痢腹痛。
紫参(三钱)肉豆蔻(一两)乌贼鱼骨(二两)上为细散。每服一钱。食前。温米饮调下。
疗下赤痢方
秫米(一把)鲫鱼(二脔)薤白(一虎口细切)上以合煮。如作粥法啖之。
黄连丸治赤痢。
黄连(四分)陈仓米(四分)干姜(四分)上捣筛为末。缓火炒令色变。以纳二颗鸡子白中。熟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五十丸。以好无灰酒温一盏下之。至晚痢赤色当变白。明旦即瘥。更服。
疗赤痢方
香淡豉(大半升)黄连(一大两)上以水一升半。浸豉一日。滤取汁。碎黄连薄绵裹。豉汁中煎。
赤芍药散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溲而便脓者。小肠泄也。脉五至之久洪者。
宜以七宣丸。如脉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连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药柏皮丸。四季
通用宜加平胃散。七宣丸之类。后宜服此药。去其余邪。兼平胃气。
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醋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二百丸。食前温水下。
治赤痢腹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寒水石(一分)砒霜(半分)上细研如粉。以软粟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甘草汤下三十丸。
治赤痢。
(出本草)用薤白同黄柏煮服之。即瘥。
治三焦壅热。其血流散。乘脾之虚。渗入大肠。而所下之痢。尽皆赤色。别无白
痢相杂。并不壮热。亦无心腹疼痛。诊其脉上部洪大。脾脉外鼓而浮。先宜吃此方。
候上焦气清。赤痢消减。忽变成白。忽赤痢减后。却其小腹膨胀。即便修合后方吃。
取平安。
麻黄防风麦门冬独活木香荆芥穗牡丹皮大黄前胡(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热汤下。去滓服。候赤痢消减。忽变成白。忽小腹膨胀。即修合后方吃也。
治赤痢吃前方了。变成白痢。病已稍可。忽小腹膨胀。宜吃此方。
防风甘草(各一两)木香(三钱)芎(半两)诃黎勒(火炮)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煎取九分。空心和滓吃。
治赤痢。所下之痢。浑是鲜血。忽有黯黑色者。此皆因使性善怒。致伤肝脏。血
气不和。或桑寄生(一两)木香独活甘草大芎牡丹皮(各一分)上为细末。水一盏。
煎取八分。非时吃。每服二钱。
小柴胡汤治赤痢急紧。心烦潮热。
柴胡(八两)黄芩人参甘草(各三两)半夏(二两半)上和匀。姜五片。枣一枚煎。加
治赤痢
取乌蛇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杂蛇亦得。
治赤痢热久不止。
黄连末。鸡子白和为丸。饮服十丸至三十丸。即瘥。
疗重下赤痢者
(出本草)取獭黄赤粪下白者。取白粪烧末。清旦空心服。以饮服一小盏。三日饮之。即愈。
治赤痢经年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