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77 页/共 3614 页
炼蜜和丸
当归丸治白脓及诸痢。
当归黄连(炒三分)乌梅肉(半两)阿胶(半两)上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粥饮下二十丸。日午再服。
豆蔻汤治白滞痢。心腹胀满。不下食。
肉豆蔻甘草(各半两)干姜(炮半两)浓朴(一两半)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姜附散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痛。
干姜附子诃黎勒龙骨(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乌梅肉丸主冷白脓痢。食不消。病源曰。白滞痢者。肠虚而气冷客之。搏于肠间
。津液凝乌梅肉熟艾黄柏甘草(炙各八分)上为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粥饮服十五丸。三服。忌海藻、菘菜。
桃花丸
(出十便良方)
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纯白。或冷
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
赤石脂干姜(各等分)上为末。水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空心。日三服。若血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一方为米饮下。蜜丸亦可。
和气饮子治大小腑皆通。下痢白色。宜服此。兼进诃黎勒丸。
人参白术当归肉豆蔻阿胶白茯苓干姜(各三分)木香罂粟壳香蔓甘草(以上各二钱)蒿豉饼(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服。
无时
诃黎勒丸治白痢。
诃子(半两)肉豆蔻(一两)木香(三钱)干姜(半两)阿胶(三钱)上为细末。糯米粥浓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粟米饮下。二件相间服。痢减则减。痢止则勿服。
果因招其调治。得二方。不数服而愈。
治伤酒后脏腑不调。忽时下黄白痢。胸膈不快。饭食无味。精神少爽。宜服此方。
黄橘皮桔梗桑寄生蓬莪术草豆蔻甘草木香防风芎(各一分)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二三沸。空心服。
实肠散治白痢。
肉豆蔻(一个一钱)诃子(一钱)当归(一钱)浓朴(一钱)龙骨(一钱)陈皮(二钱)甘
当归散治白痢腹痛不止。
当归阿胶干姜白术赤芍药附子(各一两)乌梅肉(二两)甘草(半两)浓朴(一热服。
卷二百十二 泄痢门
赤痢
(附论)夫热痢之甚者。为赤痢。本由肠虚为风邪所伤。又挟邪热。血得热而妄行。乘虚必渗入肠中。与痢相杂。其色纯赤。名为赤痢。若肠虚不服药。则为久痢。变成呕哕疳之候矣。
方
黄连汤治因冷冻饮料食。变成赤痢。
黄连(一两)肉豆蔻(一枚)桂(去粗皮)地榆(各一两)白芷赤石脂(各一两半)诃黎勒皮(一两)黄芩(半两)附子黄(各一两半)吴茱萸当归(各一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伏龙肝丸治赤痢腹疼。四肢羸困。
伏龙肝艾叶木香地榆阿胶当归黄连赤芍药黄芩(各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粥饮下。不拘时候。
龙骨散
(出圣惠方)
治赤痢烦渴腹痛。不欲饮食。
龙骨黄连地榆当归黄芩阿胶(各一两)犀角屑(半两)上捣细罗为散。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六神汤治赤痢腹痛。或下纯血。
黄连车前子(各二两)地榆山栀子仁甘草(各两半)陈橘皮(焙一两)上粗捣筛。每
犀角散治赤痢腹中疼痛。小便涩。口干。顿服。
当归(一两)犀角屑(三分)木香(半两)黄芩(两半)地榆(三分)黄连(一两去须)上
无食子丸治赤痢腹心疼痛。
无食子地榆(各半两)黄连(一两半)黄柏(一两)酸石榴皮(一两)上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温米饮下。
黄柏丸治赤痢下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者。
黄柏(二两)黄连(二两)熟艾(半两)黄芩(一两一分)上捣罗为末。用白蜜三两炼熟。入蜡一两熔化。入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日晚再服。
一方作汤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