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74 页/共 3614 页
陈皮(一两)木香人参当归(半两)诃子皮乌梅地榆香茸(三分)甘草(一分炙)上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五分。空心温服。白痢加生姜四片同煎。
如神散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立有神效。
白芍药川当归吴茱萸黄连(炒赤色)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米饮下。
日三服。立瘥。
圣饼子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
黄丹(三分)定粉(三钱)密陀僧(三钱)舶上硫黄轻粉(少许)上为末。
加白面四钱。
赤粉丹
(出指南方)
治痢脓赤白。
巴豆霜硼砂朱砂(各一两)砒(半两)上同研细。熔黄蜡聚成块子。每服一丸如麻子大。冷面汤下。临卧服。如人稍觉有伤。大便异于常。作脓状。脐腹痛。即便服之。更无
阿胶丸治赤白痢。
干姜(一分)当归白芍药白茯苓木香(各半两)上为细末。醋打阿胶糊为丸。
如梧桐
至圣并命丹治血痢。昼夜无度。
麻油(一两)巴豆(四十九个)黄丹(二两)黄蜡(四两)上件先将麻油同巴豆。用银锅慢火熬成色加浮炭黑色。去巴豆不用。次入黄丹煎数沸。再入黄蜡熬令色黑。滴入水中成膏为度。每服一梃。重半钱。旋丸如绿豆大。空心。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甘草煎汤下。
二圣散治下痢赤白。或小便不利。淋涩痛。
罂粟壳车前子(炒)上件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乳香散治一切赤白痢。或杂色等疾及水泻。
乳香(二钱)甘草(四钱)草果子(四个炮)罂粟壳(三十个)上为中细末。
将乳香入乳钵内。匀三味。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无时服。立有神效。
肉果散治赤白痢。
米囊皮肉果木香陈皮甘草(各三分)上为细末。分八服。白者米汤下。赤者白汤下。
治下痢赤白。心中烦躁潮热。
用小柴胡汤加赤芍药、地榆。煎服。
治老人痢赤白杂色。
服胃风汤。取效。
五苓散
(出如宜方)
治夏秋得痢病。
泽泻(三两半)肉豆蔻(一两)白术猪苓赤茯苓(各一两半)上为末。热汤调下。吞感散。
治阴阳交滞。不问赤白痢。
(出如宜方)用刘寄奴、乌梅、白姜。水煎。赤加乌姜。相等分服。
又方
黄连、生姜同炒。各为末。赤痢。黄连末茶下。白痢。姜末乌梅汤下。如痢已服前药未效。宜麻仁散。腹痛加乳香煎服。次宜豆粟散。痢。古云滞下。因积滞成之。盖食积欲出而为腹痛。里急气滞而不与之出。故为后重。色有赤白。大抵赤则热。白则冷。又云。夏伤于暑。秋不疟则痢。治法宜去积。通其气。解其暑。去积感应丸。严氏黑丸子。通气苏合香丸。
宽中散。香连丸。解暑五苓散。香薷散。凡治痢药宜酸苦。不宜甘咸。先当知此。盖痢疟无正方。故再述此。卫生者幸详择焉。
治赤白痢。
(出本草)取地杨梅茎子煎服。
治赤白久痢。
(出本草)以茅膏菜。煮服之。
治赤白痢
(出本草)以薤白一握。切。煮作粥服之。
治赤白痢极验方。
(出本草)以桃竹蓐洗。和姜捣碎。煎服。
治服丹石劳热。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
(出本草)煮猪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酱之食。一顿即瘥。
治赤白下痢。
(出本草)用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自止。
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
(出本草)取鹈鹕嘴烧为黑末。服一方寸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