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88 页/共 3614 页

乌梅丸治痢下脓血。食不消化。   乌梅肉(二分)黄连(二两)艾叶(二两)干姜(一两)甘草(一两炙)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痢下浓血   用薤白于醋中煮令熟。饱食即止。   玉粉丹治虚中积。止脓血痢撮痛。里急后重。   腻粉(一钱)玄胡索(三钱)粉霜(三钱)定粉(半两)石燕子(一个半)上件先杵石燕子、玄胡索为末。入乳钵内。共粉霜、轻粉、定粉三味。同一处研如粉面。取鸡子清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温米饮。食前或临卧服。及年老虚弱。妊娠产人。皆可服之。粥饮下五丸。或令下一丸。等如麻子大。小儿量大小。夜卧温米饮下五七丸。儿渐大或十丸。   忌油腻、粘滞等物。   敛肠丸治下痢脓血。   木香(一钱)地榆(二钱)酸石榴皮(二钱)罂粟壳(一两半)上件为细末。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陈米泔一盏。煎六分。食前服。   戊己丸治肠胃虚滑。下痢无度。脓血相杂。   甘草木香罂粟壳乌梅赤芍药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   地榆芍药丸治泻痢脓血。及至脱肛。   苍术(八两)地榆卷柏芍药(各三两)上罗匀。每服一两。水一大盏半。煎至一半。温   又方   用白石脂和浓朴为末。用米汁饮止之。   治下痢脓血。   (本草)用蜡和松脂、杏仁、枣肉、茯苓等分。合成丸。食后服五十丸。如梧桐子大。   卷二百十二 泄痢门   久痢   (附论)夫久痢不瘥。则谷气日耗。肠胃损伤。湿气散溢。肌肉浮肿。以胃土至虚故也。虫因虚动。上蚀于膈。则呕逆烦闷。下蚀肠。则肛门疮烂。久而不瘥。变成疳。或下赤汁。水血相半。腥不可近。是谓五脏俱损。而五液杂下。此为难治。   方   龙骨汤治新久泻痢。   龙骨桑白皮赤石脂天雄浓朴麻黄(各一两半)白芷黄芩黄连地榆桂(去粗皮)当归木香白术诃黎勒肉豆蔻(二枚)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以水一盏   茯苓丸治久痢不止。脾胃虚弱。食饮不消化。腹鸣痛。   白茯苓(三分)陈曲(一两)赤石脂(三分)黄连(一两)人参(半两)附子(半两)黄柏干姜当归龙骨(各三分)甘草(炙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米饮下。不拘时。   附子汤治暴下积日不瘥。久痢。   附子(一枚)石榴皮(一贝)阿胶(二两)龙骨甘草芍药干姜黄连(各一两)黄芩(半两)粳米(三合)上罗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下痢丸治数十年痢。下气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长将服之不霍乱。   大麦法曲(各一升)乌梅(二升半)附子干姜黄连黄柏桂心(各三两)蜀椒(半两)吴茱萸(四两)上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服。加至四十丸。一方用当归。无黄柏。名曲丸。   乌梅丸治诸痢久下。   乌梅(三百枚)干姜黄连(各十两)当归蜀椒(各四两)细辛附子桂心人参黄柏(各六两)上为末。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再别捣如泥。盘中搅令匀相得。蜜和捣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米饮下。   曲柏丸治下痢数年不止。消谷下气。补虚弱。   桂(去粗皮)附子黄连当归神曲干姜麦(各一两)吴茱萸蜀椒乌梅肉(各一两半)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加至四十丸。一方粟米糊丸。   马蔺子散疗赤白痢。腹内疼痛。并久水谷痢。色白如泔淀。悉主之。极重者。   不过三四日必瘥。   马蔺子(一升)地榆根皮(八分)浓朴(炙八分)熟艾赤石脂(一升)龙骨茯苓(各一钱)当归(一钱三分)上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加至四五匕。日二夜一。白饮服。   乌梅丸治久痢诸药不瘥。数十年者。消谷下气补虚。   乌梅肉黄连干姜吴茱萸(各四两)桂心(二两)当归(二两)蜀椒(一两半)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米饮下。   七味丸治久痢极。久不瘥。   黄连(八分)龙骨(二分)赤石脂(三分)浓朴(二分)甘草(一分)乌梅肉(二分)阿胶(三分)上研细筛。浆水服二钱。每日二服。小儿一钱。   羊脂煎治诸久痢不瘥。   羊脂白蜡黄连(末一升)酢(七合)蜜(七合)乌梅肉(二两)乱发(末一升)上内铜   利圣散子治丈夫妇人。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等痢。   当归(去芦)干姜(各二两)黄柏皮甘草枳壳罂粟壳(各四两)上捣粗散。   每服三钱。水一盏。薤白一条擘碎。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之。忌生冷、油   地榆丸治久痢不止。   地榆(一两)龙骨赤石脂无食子熟艾(各半两)黄柏(三分)橡实壳(炒半两)上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拘时候。   加味四君子汤治久患痢疾。服药已多而疾不愈。其治痢多是攻击脏腑之药。转   觉难安。宜人参白术白茯苓川芎黄甘草罂粟壳上各等分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