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89 页/共 3614 页

浓朴汤治三十年久痢不止。   浓朴干姜阿胶(各二两)黄连(五两)艾叶石榴皮(各三两)上罗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日二服。   御米汤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脐腹疼痛。里急后重。发渴无时。日夕无度。   及下血不已浓朴(十两)罂粟壳白茯苓甘草(各五分)人参干姜(各三分半)上罗匀。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淮枣三枚。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滓。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十八十岁。每服二大盏。小儿每服一钱半为率。量儿加减。腹痛加木香。赤多加黑豆。   狗头骨丸治久患下痢。脐腹疼痛。所下杂色。日夜不止。或其人久虚。顿下肠垢   。谓之恶痢。其脉微弱。   赤石脂败龟干姜(各半两)肉豆蔻附子(各一两)狗头骨(一两)上为末。   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空心下。一方脓出甚者。去附子。   密陀僧丸治久痢。   密陀僧白矾阳起石伏火砒伏龙肝赤石脂(各半两)上捣令细。入瓶中。盐泥固济。以文火养三日后。令通赤。候冷重研极细。水浸荠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   煨   治一切冷气。积年气痢。   莨菪子附子干姜陈橘皮桂心浓朴上各等分为末。以白面糊丸。温汤送下。   食前。药性气甚温热。发用解之。   温脾汤治下久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食不消积热。   大黄(四两)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枚)上罗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四续丸治三十年注痢。骨立痿黄。肠滑不瘥。   云实(五合)龙骨(三两)附子生姜(各二两)白术(二两半)上为末。以蜡煎净用。丸药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不过五六服瘥。一方无白术。用枣肉为丸。粥饮下。   椒艾丸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起即眩倒。   骨肉消瘦。两足逆冷。痛中热。苦筋转。起止须扶。阴冷无子。   蜀椒(三百粒)乌梅(二百枚)熟艾(一升)干姜(三两)赤石脂(二两)上椒、姜、艾下筛。一斗米下蒸冷饭熟。去核。内姜、椒末。合捣二千杵。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服十丸。   日   木香散治隔年痢不止。   木香(半两)黄连(炒半两)罂粟壳(半两)生姜(半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细末。   入麝香少许研匀。陈米饮下二钱。治血痢尤奇。   云母散治久下痢赤白不止。   吴茱萸干姜诃黎勒皮白矾灰(各半两)上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粟米饮下。食前服。一方有当归。无矾石。每服五钱。水煎服。名茱萸汤。   治脓血痢。   天仙散治肠虚久痢。   天仙子铅丹(各二两)大枣(三十枚)诃黎勒皮(一两)赤石脂(半两)   诃黎勒散治久痢不止。沉困怠惰。   诃黎勒木香黄连地榆(各半两)吴茱萸(炒一分)上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沸汤下。食前服。   虚积丸治久痢不瘥。将变。   硫黄水银巴豆(各一两)礞石硼砂(各半两)上同在研匀。以好醋和令匀得所。   先作一地坑如茶盏大。沉四指净火。通赤。去灰火去醋。纸衬摊药在内。碗盖上焙一宿。   取出候干。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或三丸。生姜枣汤送下。   治诸痢久不瘥。   羊脂阿胶蜡(各二两)黍米(二升)上合煮作粥。一服令尽。即瘥。   干姜汤治积年痢。因毒肠极滑。医所难药。   干姜黄柏阿胶酸石榴皮(炒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不瘥更作。老小亦良。羸者稍稍服之。一方无黄柏。用黄连。   秦皮丸治下赤连年。   秦皮鼠尾草蔷薇根上等分。罗匀。以潦水煎。去滓。铜器釜煎成。丸如梧桐子大。   每   辰砂丹治冷热不调。赤白毒痢。及不瘥者。   好辰砂信明砒粉霜(各半两)上研极细。熔蜡七钱。油七点为剂。油纸裹。旋丸如小豆   金星鳝散治久痢。   金星鳝白矾铅丹(各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食前。   龙骨丸治久患滑泄下痢。   龙骨(一两)白矾灰(半两)铅丹(半两)上捣罗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腊茶清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