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93 页/共 3614 页

治水谷痢久不瘥   用浓朴三两。黄连二两锉。水三升。煎取一升。空心服。   治久痢不瘥。腹内常恶者。   用薤。但多煮食之。   治白痢经年不愈者   上用烂煮好羊肉。入盐食之。或用碎米作糁羹食之。亦瘥。羊肉不可太肥。   卷二百十三   肠滑下肠垢(附论)   夫脉经谓大肠有热。便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盖传化之府热气积而为痢。痢久不已。   肠间虚滑。津垢方出。是邪热气实。真脏气虚。故有此证。   方   陟厘丸治久痢下肠垢。   陟厘绿矾锻石(各三两)铅丹赤石脂石脂胡粉(各一两半)上为末。入瓶子内烧一伏时。取出研极细。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粥饮下。一方用吴矾三两。   白   附子散治久痢不瘥。肠垢出。   附子赤石脂桂(去粗皮)干姜(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   麝香丸治久患冷痢及休息痢。脾胃虚极。大肠滑泄。肠垢不绝。   麝香(半两)鹿茸(炙二两)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饮下。不   乌梅汤治久痢不瘥。或肠垢。   用乌梅二十个捶研。水一升。煎至四合。去滓。空心服。未愈。日晚再煎服。   石榴汁方治久痢不瘥。肠垢出。   用酸石榴皮大者一枚。捣研绞取汁。空心服之。不瘥再服。   莨菪丸治久痢肠滑。下垢不止。羸困劳痢。   莨菪子干姜白矾(各二两)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饮下。   赤石脂丸治水谷痢积久不瘥。下肠垢。   赤石脂(一两)桂心(一两)白矾(一两)干姜(一两)附子(一两炮)上捣罗为末。炼蜜   卷二百十三   休息痢(附论)   夫休息痢者。由胃脘有停饮。因痢积久。或冷气。或热气乘之。气动于饮。则饮动而肠虚受之。故为痢也。冷热气调。其饮则净而痢亦休也。肠胃虚弱。易为冷热其邪气或动或静。   故   方   麦丸治休息痢。不能饮食。及羸瘦。   大麦附子神曲肉桂乌梅肉人参白茯苓(各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   没石子散治休息痢。脾气虚冷。大肠转泄。或发或止。   没石子肉豆蔻桂心(各半两)诃黎勒(一两)龙骨(一两)麝香(一分)浓朴(一两半)上捣罗为末。每服一钱。粥饮半盏调下。食前服之。   丹粉丸治下痢乍瘥乍发。病名休息。   丹砂(半两)粉霜(三钱)腻粉铅丹(各四两)硝石(研二钱)白矾灰(三钱)砒霜(研   缩砂丸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及治冷滑下痢。   缩砂仁附子干姜浓朴陈橘皮肉豆蔻(各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前服。   吴茱萸煎丸治休息痢。肌羸无力。腰膝冷。脐痛。   吴茱萸(一两)陈橘皮(三两)生姜(一斤)无灰酒(一升)附子(二两)当归(一两)上捣罗为散。先将姜汁并酒入铛子内。慢火煎。不住手搅。次入药末煎成膏。   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阿胶丸治休息痢。   阿胶黄连龙骨(各一两)艾叶(半两)食米(二合)上粗捣筛。每服五钱。   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肉豆蔻丸治休息痢久不瘥。呕吐。腹内疼痛。   肉豆蔻诃黎勒乌梅肉(各一两)黄连(一两半)白矾(半两)上捣罗为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粥饮下。   紫金散治休息痢。   定粉铅丹(各一两)大枣(二两)莨菪子(一两半)诃黎勒(一两)上同和捣成一团。以面重裹。于火中烧令烟尽。取出。去灰土令净。捣罗为散。每服空心米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