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40 页/共 3614 页

治五劳七伤。百损诸虚怯精。元气不固。   沉香(三钱)麝香(一钱)南木香(三钱)乳香(三钱)小茴香(四钱炒)八角茴香(四钱)鹿茸(酥炙)莲肉(各半两炒)蜂蜜(炒)苁蓉菟丝子牛膝川楝子(各半两酒浸炒)地龙(去泥净)陈皮(去白各半两)仙灵脾(三钱酥炙)上根据分两。制和为末。酒糊入麝香   五洛散    主五劳六极。七伤八不足。里急。胸胁胀满。背痛头眩。四肢重。腰脊强。环脐腹   痛。小便难或数。剧者大便带血。歙歙少气。手足烦热。卧不能卒起。起行不能久立。   名曰内极。或忧愁恐怖。生热或饱食。饮酒房室自极。阳气虚竭。耳鸣肾水泛。甚则手   足浮肿。   大黄(六分)麦门冬白薇当归干地黄山茱萸桑螵蛸(炙各七分)栝蒌甘草(炙)茱萸(二分)上悉成之。   酒服方寸加栝蒌。止习习少气。   钟乳丸   (出圣惠方)   治五劳六极。七伤。腰痛膝痛。小便余沥。心虚健忘。营卫不调。宜服钟乳(三两)石斛菟丝子(酒浸一宿曝干别捣为末各二两)甘草(炙微赤锉)牛膝(去苗)壳(醋糊麸炒汗)上为   内补散   (出千金方)   治男子五劳六绝。其心伤者。令人善惊。喜怒无常。其脾伤者。令人腹满膨胀。食   竟欲卧。面目痿黄。其肺伤者。令人少精。腰背痛。四肢厥逆。其肝伤者。令人少血面   黑。其肾伤者。有积聚。小腹腰满。背痹咳唾。小便难。六绝之为病。皆起于大劳脉   虚。外受风邪。内受寒热。令人手足疼痛。膝以下冷。腹中雷鸣。时时泄痢。或闭或   利。面干地黄菟丝子山茱萸地麦(各五分)远志巴戟天(各半两)麦门冬五味子甘草每日三   赤石脂丸   (出千金方)   治五劳七伤。男子诸疾。   远志栝蒌根赤石脂山茱萸(各七分)防风石苇(三分)肉苁蓉(三分)牛膝杜仲上为末。   更佳。   人参汤   (出千金方)   治男子五劳七伤。胸中逆满。害食乏气。呕逆。两胁下胀。小腹急痛。宛转欲死。   调中平脏补伤。   人参当归芍药甘草生姜麦门冬白糖桂心(各二两)前胡茯苓五味子蜀椒橘皮枳实(各一两)大枣(十五枚)上咀。流水取枣一斗半。浸药半日。用三年陈芦梢。煎取四升。纳糖。复上火煎。令十数沸。年二十以上六十以下。一服一升。二十以下六十以上。一服七八合。虽年盛而体羸者。亦服七八合。日三夜一。不尔药力不接。则不能救病。要用捞水陈芦。否则水强火盛猛。则药力不出也。   黄丸   (出千金方)   疗虚劳。   黄鹿茸茯苓乌头干姜(各三分)当归干地黄桂心芎(各四分)枸杞白桐子大。   人参五味子散   治男子老稚。诸虚百损。气血劳伤。涎喘咳脓。或嗽咯血。寒热往来。夜有盗汗。   羸瘦困乏。一切虚损。   人参五味子桔梗白术白茯苓甘草(炙)熟地黄当归(焙各半两)地骨皮前胡为粗末。每青蒿、   肾沥汤   疗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补诸虚不足   猪肾(一个去脂膜)附子(炮)芎牡丹桂心人参当归(各四分)茯苓桑螵蛸(以水一斗七升   干地黄丸   (出千金方)   治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饮食不下。颜色黧黑。八风所伤。益气血。进饮食。   资颜色。长元阳。   五味子(四分)阿胶枣肉(各八分)干地黄茯苓天雄(各七分)蛇床子(六分)桂心酒下二十丸   羊肝散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年深泄痢。久作滑肠。心腹痞闷。块症痛硬。下虚上热。   缩砂仁白芍药良姜(切炒)浓朴(姜制)橘皮胡椒(各半两)破故纸丁香白术掺药   卷二百二十八 虚劳门   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