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315 页/共 3614 页

炼蜜和丸。杵三五百杵。如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未知渐加。   走马散   (出鲍氏方)   治骨蒸劳气。   秦艽(洗)鳖甲(酥炙)当归知母黄连青蒿子本茯苓柴胡(各一两)上为末以桃柳枝葱白各一握。酒、水童便各一盏。乌梅姜枣各七个。生姜五钱。煎去滓。每服饮子半盏下药末二钱。早晚空心服。   神验柴胡散   (华佗中藏经方)   治大人小儿骨热。夜间如蒸。甚者不过十数日见   效。   土柴胡(不拘多少去芦洗净炙黄不以大焦亦不须银州者)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地骨皮指大二片同煎。至七分。食后温服。如虚瘦。勿空心服药。食后煎下数服。时时如水饮之   鳖甲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男子妇人。骨蒸劳疾。久虚人不可服。   鳖甲(醋炙)黄赤茯苓常山(醋煮)柴胡(醋浸一宿焙干)茯苓当归(去芦)干漆(炒青烟为上)白术生熟地黄石膏(各一两)甘草(半两蜜炙)上为粗末。   每服二大钱。入小麦五十粒。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服。日进三服。常救人有验。如盗汗加麻黄根一两。   兰台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骨蒸劳热。骨立。五心烦躁。又大病后。或大下后   多睡或不睡。   乌梅肉(一两去复选肉瓦上焙燥)蛇黄(二两火红投米醋中淬又烧滓凡二十次)上同为末。每服二钱。以韭叶汁调下。虚劳潮热不止。煎后地仙散调服。尤验。若小儿睡起。不了了者。此为神不聚。此药取服之。   地仙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渴。生津液极效。   地骨皮(自采)甘草(炙)防风(去叉股芦头各一两)上件为末。每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竹叶七叶煎至七分服。别法有鸡头子一两。   生肌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骨蒸。退里外潮热甚妙。   黄(一两)当归(三分)荆芥穗(半两)白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地骨皮(一两)川芎(半两)人参(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乌梅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服。   七宝丸   (出永类钤方)   泻骨蒸传尸邪气。阳病可服。   黄连(四两)上为细末。用猪肚一个。洗净入药末。线缝之。用童便五升。文火煮令烂干为度。以肚细切。同药烂研。置风中吹干。丸如梧桐子大。朱砂麝香作衣。空心麦门冬水下。或用阳病开关散咽下。无朱砂亦可。   阳病开关散   (出永类钤方)北柴胡(去芦)桔梗(炒)秦艽麦门冬(去心各半两)芍药(一钱炙)木香泽泻(各一两)木通(半两)甘草(一钱炙)当归桑白皮(蜜炙)真地骨皮(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二片。煎至六分。空心下。小便多。疾病去也。   阴病开关散   (出永类钤方)当归赤芍药肉桂白芷甘草(炙各半两)木香(二钱)制枳壳(二钱)天南星(一钱去皮姜汁浸一宿焙)上罗匀。每服三钱。姜三片煎七分。入无灰酒三分。童便三分。   又   起胃散   (出永类钤方)   阴阳二候皆用。   黄(炙二两)白术(炒一两)白芷(半两)人参(半两)山药(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加木瓜煎。一方加沉香、茯苓、甘草各半两。   乌龙膏   (出永类钤方)乌梅(去核)柴胡紫菀生干地黄木香(各一两)秦艽贝母(面炒去心)防风(各三钱)杏仁(五两炒为末)皂角(六十片)上以皂角二十片。去黑皮醋炙为末。   二十片烧灰存性。二十片汤浸去黑皮。猪肉剁烂如泥。同皂角一处入水五升。细揉汁。入童便三升。   无灰酒一升。并熬如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麦门冬汤下。甚者二十日效。   玉龙膏   (出永类钤方)青蒿子柴胡白槟榔(各二两)鳖甲(炙)白术赤茯苓木香牡蛎(各半两)地骨皮(半两)人参(一两)生地黄(一两)当归(三钱)朱砂(一钱)豆豉心(二合)虎头骨(以开酒炙黄赤一两)肉苁蓉(酒浸炙一两)上鳖甲。汤煮去皮裙。酒浸炙黄赤。   皆为末。加乌梅肉枳壳。上前件未成。却以杏仁五升。壮者以童便浸。春夏七日。秋冬十日。和瓶中晒。每日一换新者。日数足。以清水淘去皮滓。焙干。别以童便一升。于银石器属性火煎至随手烂。倾入沙盆。用柳木槌研烂为膏。细布滤过。入酥一两。薄荷自然汁合搅匀。和药。用槌捣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汤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如觉热减丸数服。热少还添。加减经月日。诸证皆退。进食安卧。面有血色。乃药行也。当勤勿怠。忌苋菜、白粥、冷水、生血、雀、鸽等物。   治骨蒸   (出本草)用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双仁。留尖。杵和为丸。平旦井花水顿服。令尽。服讫量性饮酒令醉。仍须吃水能多最清。隔日又服一剂。百日不得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