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310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   治骨蒸劳疾烦热。口干颊赤。咳嗽寒热。盗汗。四肢   干瘦。宜服。   牛膝(四两去苗)生干地黄汁(一升)青蒿(一升汁)生姜汁(一合)童子小便(三升)生干地黄(四两)桃仁(三两去皮尖研如膏同煎药六味于石锅子内慢火熬令烂研取汁去滓入蜜半斤更熬如膏)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鳖甲(二两涂醋炙令熬黄去裙)赤茯苓(三分)胡黄连(三分)犀角屑知母枳壳(麸炒微黄去瓤)龙胆(去芦头)木香黄芩地骨皮桔梗(去芦头)桑根白皮(锉)赤芍药当归(各二分)麝香(半两细研)秦艽(一两去苗)柴胡(一两去苗)上为末。入麝香令匀。用前捣和。五七百杵。丸如桐子大。   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清粥饮下亦得。忌炙爆油腻面苋菜。   鳖甲汤治男子女人。骨蒸皮肉消瘦。面色痿黄。不思饮食。夜多咳嗽。涕唾稠   粘。骨节疼鳖甲(去裙醋炙令黄三两)秦艽(去苗土三两)紫菀(去土两半)柴胡(去苗三两)诃黎勒皮(煨一两半)牡蛎()麻黄(去根节)犀角屑知母(切焙)升麻甘草(炙)栀子仁槟榔(锉)木香当归(切焙)桔梗(炒)桑根白皮(锉)大黄(炒)黄连(去须)桃仁(炒)人参桂(去粗皮)葳蕤芎(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枣一枚擘。乌梅一个。生姜三片。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獭肝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劳热。体瘦烦疼。宜服。   獭肝(一两微炙)麝香(一两细研)犀角屑(半两)牛黄(一分细研)鳖甲(一两涂酥炙微黄去裙)天灵盖(三分涂酥炙令微黄)阿魏(一两麸裹煨面熟为度)雄黄(三分细研)木香(半两)龙胆(半两去芦头)黄连(三分)知母(三分)柴胡(一两去苗)地骨皮(三分)赤芍药(半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生用)白术(半两)黄芩(半两)赤茯苓(三分)川升麻(半两)朱砂(三分细研)槟榔(三分)上为末。   研了药令均。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十丸。忌苋菜。   青蒿丸治童子室女。骨蒸热。成劳。不思饮食。食即无味。身体苦疼。阳热传   盛。面色多青蒿(锉四两)甘草(锉一两)桃仁杏仁(各二两去皮尖双仁)以上用童子小便五升。瓷瓶盛入药于内。砖支其底。以糠头火。烧一夜取出。桃杏仁别研如泥。别入。   芍药知母天灵盖(炙)车前子紫菀(去土各一分)葳蕤当归(切焙)枳壳(去瓤麸炒)生地黄(焙)槟榔(锉)黄连(去须)秦艽(去苗土)京三棱(煨锉)柴胡(去苗)续断(各一分)獭肝(炙半两)麝香犀角(生用屑一两)上除前四味外。为末。和桃杏仁同捣一二十下。旋入所煎小便。湿捣一二千杵。如硬入熟蜜一两半。更捣。众手为丸。   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每日熟水下三十丸。咳嗽加贝母半两。妇人月候不通。加牡丹延胡索各一分。五心烦躁加地骨皮茯神羚羊角。初患未传诸藏。酒下。四服即愈。腹中有块。及癖恶寒头痛。面黄色。毛发焦枯。服毕便愈。   猪肚黄连丸   (出圣济总录)   治骨蒸虚劳。传尸肺痿。咳嗽不止。困重羸瘦。壮   热。或即憎寒。腹内冷腹。四肢烦疼。饮食无味。头疼口干。涕稠唾粘。渴不止者。   猪肚(一具童子小便煮令熟细切捣为末)知母芜荑仁(炒各二两)紫菀(去苗二两)百甲(去裙醋浸炙)黄芩(去黑心)人参贝母(去心)柴胡(去苗)地骨皮龙胆(去芦头)白茯苓(去黑皮)黄(锉各一两)黄连(去须)上一十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腹温酒送下二十丸。   加减黄建中汤   (出经效方)   治男子妇人五劳骨蒸者。试用神效。   白术白茯苓桔梗(各三钱)人参(钱半)秦艽北柴胡防风白芍药甘草当归(去尾)泽泻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肉豆蔻(煨)槟榔缩砂仁(各五钱)猪苓(四钱)黄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温服。不拘时候。老人更加黄一两。   或为   鳖甲煎丸   (一名青蒿鳖甲煎丸出王氏博济方)   治虚劳骨蒸。早晚烦热。寝食不   安。五心热闷鳖甲(去裙醋炙)柴胡(去苗各二两)甘草(炙锉)杏仁(去皮尖双仁炒)桔梗当归(切焙)地骨皮人参赤芍药(各一两)木香桂(去粗皮各半两)黄连胡黄连(各一分)麝香(另研二钱)酥(三两)蜜(三两)上一十六味。除麝香酥蜜外。   捣罗为末。   用青蒿一斤。童子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青蒿至二升。去蒿入酥蜜再熬成膏。候冷入药末麝香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日三服。   治骨蒸疠疾瘟疫   (出圣济总录)   寒热疟病。五尸九注。心腹绞如刺。尽毒鬼   魅。一切热毒。香港脚闷乱。攻冲烦热。口中生疮。狂易叫走。及解诸毒。兼金石草药热   毒。发黄燥热。疼金(十五两)银(十五两)寒水石石膏磁石滑石(各三斤)以上四石药同捣碎后木香(一两)犀角(镑五两)丁香(四两)沉香(五两)甘草(炙八两)升麻玄参(各一两)上除前六味外。用水三斗煮取一斗。绞去滓净。与前药汁相合。即纳蜀硝五升。   细研入药汁。慢火同煎。手不住搅之。可有一斗余。即投于盆器内盛。欲凝。纳水飞丹朱末三两。麝香末一两一分。同研如粉。和均盖覆之。二日成霜雪。曝干。以新合或瓶内。密封盛贮之。有病即取。强人服一钱。冷水和服。以意随人强弱增损之。香港脚病或曾服金石药发动毒闷者。水和服半钱。服讫即仰卧。以物垫腰。令高。使药向胸腹间。若患眼赤热痛者。   以冷水和之。点于大小。初着微微痛。少时泪出自定。日三五次。夜用亦如之。无不效。   口内生热疮。含如杏核许。令消。细细咽之。乃止。   治骨蒸有虫相传不绝。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蓬莪术(三分)鳖甲(三两涂酥炙微黄去裙)柴胡(一两半去苗)紫菀(三分去苗土)桂心(一两)当归(一两)蜈蚣(一枚赤足者炙黄去头足)蜥蜴(一枚炙黄去头足)斑蝥(二十枚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桃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槟榔(一两)上细罗。为散。每服空腹。以清粥饮下一钱。服后稳卧将息。小便中赤。   有   麦门冬汤治心中烦热。唯欲露体。覆之即烦闷惊悸心忪。面无颜色。忘前失后。   妇人患血风气者。多成此疾。乃心蒸之状。   麦门冬(去心焙)龙齿远志(去心)茯神(去木)防风(去叉)地骨皮(去土各三两)人参甘草(炙黄)羚羊角石膏(各三两)紫石英(一两)上各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   以水一盏半。入枣两枚煎取半盏。去滓。温服。未瘥再服。以瘥为度。甚益心力。曾经吐血者。服之尤佳。若畏石药。不用紫石英。   茯苓汤治心蒸。若心惊悚栗。男子因读书损心气。伤思虑。过损心。吐血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