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519 页/共 3614 页
(方见误饮蜈蚣交水毒者方)砒(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一字。以新水调下。斡开牙关灌之。寻常勿用。
卷二百五十七 食治门
总论
夫天产动物。地产植物。阴阳禀质。气味浑然。饮食和德。适节而无过。则入于口。达于脾有疾五谷如此阴存疾者医不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疾病。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用乖其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泛滥亦然。高平生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者。积久为人作恶。
又食啖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
临盘太饱。食讫觉腹中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慎夫肥腻饼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脍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令人有筋力。
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使胪胀泄利。渐渐自已。
黄帝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不知所以然。
方胃中阴者胃也则多气重与气之气所终甘入动则黄帝问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与。伯高对曰。夫食风者。则有灵而轻举。食气者。
则和肝外主五骨其荣辛。则肉。杏豕肉。
气病勿桃辛肝欲散。
之。用甘禁温食饱之。禁无以结之。用咸泻之。无犯KT。无热衣温食。是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五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神藏有五。五五二十五种。形藏有四。方四时。四季。四肢。共为五九四十五。以此辅神。
可长生久视也。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
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禁以存性。后治药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温补。以存形精。岐伯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浓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气浓者阳。气薄者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泄。
气薄则发泄。浓则秘塞。壮火之气在衰。少火之气在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春七十增酸。以果实。
槟榔。味辛温涩无毒。消谷。逐除痰。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豆蔻。味辛温涩无毒。温中止心腹痛。止呕吐。去口臭。
葡萄。味甘辛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覆盆子。味甘辛平无毒。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止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
身中不饥神仙。
生枣。味甘辛。多食令人热气胀。若寒热羸瘦者。弥不可食。伤人。
藕实。味甘寒无毒。食之令人心欢。止渴去热。补心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鸡头实。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疼。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意。耳目聪明。久服轻芰实。味甘辛平无毒。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荚。黄帝云。七月勿食生菱芰。作蛲虫栗子。味咸温无毒。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
橘柚。味辛温无毒。主胸中寒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破五淋。
轻津符子。味苦平滑。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梅实。味酸平涩无毒。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
恶柿。味甘寒涩无毒。通和五气。主肠不足。及火疮金疮。止痛。
木瓜实。味酸咸温涩无毒。主湿痹香港脚。霍乱。大吐下后。脚转筋不止。其生树皮。无毒。
榧实。味甘平涩无毒。主五痔。去三虫。杀蛊毒。鬼疰恶毒。
甘蔗。味甘平涩无毒。平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
枣。味苦冷涩无毒。多食动宿病。益冷气。发咳嗽。
芋。味辛平滑。有毒。宽肠胃。充肌肤。滑中。一名土芝。不可多食。动宿冷。
又乌芋。味苦甘微寒滑无毒。主消渴热痹益气。一名籍姑。一名水萍。三月采。
杏核仁。味甘苦温。冷而利有毒。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核两热毒桃核仁。味甘苦辛平无毒。破瘀血血闭。除邪气。杀小虫。治咳逆上气。消心下烦。除卒暴其李核仁。味苦平无毒。主僵仆跻。瘀血骨痛。实。味苦酸微温涩无毒。除痼热。调中宜心。
梨。味甘微酸寒涩有毒。除客热。止心烦。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勿食。令人萎困林檎。味酸苦平涩无毒。止渴好唾。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柰子。味酸苦寒涩无毒。耐饥。益人心气。不可多食。令人腹胀。久病患食之。其病尤甚。
安石榴。味甘酸涩无毒。止咽燥渴。不可多食。损人肺。
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恶不止。下气定咳。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亦可煮汁冷服大胡桃。味甘冷滑有毒。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菜蔬。
枸杞叶。味苦平涩无毒。补虚羸。益精髓。谚云。去家千里。勿食萝枸杞。此则言强阳萝。味甘平无毒。一名苦丸。其叶浓大作藤。生摘之。有白汁出。人家多种。亦可茹。
或作生啖。亦可蒸煮食之。补益与枸杞叶同。
瓜子。味平无毒。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又除胸满。心不乐。
久食白冬瓜。味甘微寒无毒。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
凡瓜。味甘寒滑无毒。去渴。多食令阴下疮湿。生疮。发黄胆。
黄帝云。九月勿食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初食时。即令人欲吐也。食竟。心内作停水越瓜。味甘平无毒。不可多食。损肠胃。
胡瓜。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
早青瓜。味甘寒无毒。食之去热烦。不可久食。令人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