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521 页/共 3614 页

子椹治人多睡。   扁竹叶。味苦平涩无毒。主治浸淫癣疥。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云。煮汁与小儿冷芹菜。味苦酸冷涩无毒。益筋力。去伏热。治五肿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黄帝食。   行房疟。   谷米与薏苡仁。味甘温无毒。主筋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力。   其生一胡麻。味甘平无毒。主肠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疮止痛主茎白麻子。味甘平无毒。宜肝。补中益气。肥健不老。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   风饴。味甘微温无毒。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去卒嗽。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主久风湿痹。筋挛膝痛。除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痣面汁冷三健止啖赤小豆。味甘平冷无毒。下水肿。排血脓。一名赤豆。不可久服。令人枯燥。   青小豆。味甘咸温平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利小便。除吐逆。卒下腹胀大豆豉。味苦寒涩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痹。胀气恶毒。焦燥满闷。虚劳喘嗽。两脚疼扁豆。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人热风。其叶主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此病大麦。味咸微寒滑无毒。宜心。主消渴。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作面。温。消食和中小麦。味甘微寒无毒。养肝气。去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令女人孕。   必得面无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骨痹热中。除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力。补中轻身。   长年黄粱。味甘平无毒。益气和中。止泄痢。人呼竹根米。又却当风。卧湿寒。中暑。   白粱米。味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粟米。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   陈粟米。味甘寒无毒。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   丹黍米。味苦微寒无毒。主咳逆上气。霍乱。止泄利。除热去烦渴。又白黍米。味甘辛温无疾。   陈廪米。味咸酸微寒无毒。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痢。黄帝云。久藏脯腊。安米中满三月。   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秫米。味甘微寒无毒。主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气。黄帝云。豪雨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   食风成稷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安神。补虚和胃。宣痹。   粳米。味辛苦平无毒。主心烦。断下利。平胃气。长肌肉。温中。一云生者冷。燔者热。   糯米。味苦温无毒。温中。令人能食。食多热。大便硬。   醋。味酸温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气蛊毒血晕。扁鹊云。多食醋。损人骨。能理诸盐。味咸温无毒。杀鬼蛊邪注毒瓦斯。下部疮。伤寒寒热。能吐胸中痰。止心腹卒痛。   炒鸟兽。   人乳汁。味甘平无毒。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马乳汁。味辛温无毒。止渴。   牛乳汁。味甘微寒无毒。补虚损。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羊乳。味甘微温无毒。补寒冷虚乏。少血色。令人热中。   驴乳汁。味酸寒。一云大寒无毒。主大热黄胆。止渴。   母猪乳汁。味平无毒。主小儿惊痫。以饮之神妙。   马牛羊酪。味甘酸。微寒无毒。补肺脏。利大肠。黄帝云。食甜酪竟。即食米醋者。变作血黄牛及白羊酥。味甘微寒无毒。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又治口疮。   牝牛酥。味甘平无毒。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   醍醐。味辛平无毒。补虚去诸风痹。百炼乃佳甚。去五月蚀疮。添精神填骨髓。久服增年。   熊肉。味甘微寒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缓。若腹中有疾聚。寒热羸瘦者。食熊肉。   病永身长其羊角。味酸苦温无毒。微寒。主青眼明目。杀疥虫。止寒泄。心畏惊悸。除百节中结气。   湿有以酒青羊胆汁。冷无毒。能主人身筋脉。治青眼明目。肺。平补肺。治嗽止渴。多小便。伤中止头痛痛。   时患有热便数有成若饮食者。烂研如粉。和醋食之。然终不若不食为佳。青羊肝。和小豆食之。令人目少明。   一切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脏伤心。最损小儿。弥忌水中柳木。及白杨木。不得同器中。   煮羊肉。食之。丈夫损阳。女子绝阴。豪雨后不可食羊肉髓。及骨汁。成烦热难解。还动利。凡六畜五脏。着草自动摇。及得咸醋不变色。又随地不污。又与犬犬不食者。皆有毒杀人。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沙牛髓。味甘温无毒。平胃气。通十二经脉。理三焦。微温骨髓。补中续绝伤。益气力。   止渴肉食。喉咙主黄犍沙牛。黑牯牛尿。味苦辛温微平无毒。主水肿。腹脚俱满者。利小便。黄帝云。乌牛自其蹄食之尤一马心。主喜忘。肺。主寒热茎痿。肉。味辛苦平冷无毒。主伤中。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   白切食野马阴茎。味酸咸温无毒。主男子阴痿缩少精。肉。辛平无毒。主人惊痫。筋脉不能自收。   驴肉。味酸平无毒。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病死者不任用。其头烧却毛。煮取汁。   狗阴茎。味酸平无毒。主伤中。丈夫阴痿不起。脑主头风。风痹。下部疮中息肉。肉。味犬合欲卵。味甘温无毒。除阴茎中痛。惊痫鬼气。蛊毒。寒热贲豚。五脏邪气。阴挛缩。一名蹄伤挞乏气中风味微其不平气阳道。八月勿食猪肺及饴。合食之。至冬发疽。十月勿食猪肉。损人神气。   鹿头肉。味平。主消渴。多梦。接骨止血。治痈肿。茎主劳损。蹄肉主脚膝骨中疼痛。   不能咳逆口回令人轻身益气力。强髓补绝伤。黄帝云。鹿胆白者。食其肉害人。不可和蒲白作羹食。发恶疮。五月勿食鹿肉。伤人神气。胡居士云。鹿性惊烈。多别良草。恒食九草。余者不食。常群处。必根据山岗。产归下泽。飨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净故也。凡饵药之人。不可食鹿肉。服药不得力。所以然者。以鹿常食解毒之草。是故能治毒。散诸药故也。九草者。葛叶花。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苍耳。荠。   獐头。微温无毒。主虚损泄精。肉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填髓益气力。悦泽人面。獐无胆麋脂。味辛温无毒。主痈肿恶疮。死肌寒热。风寒湿痹。四肢拘缓不收。头风肿气。通腠理心痛。生麂肉共雉肉食之。令人作痼疾。   虎肉。味酸无毒。主恶心欲吐。益气力。止多唾。不可热食。坏人齿。虎头虎肉。治风邪。   豹肉。味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冬食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