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03 页/共 3614 页

数则为卫。营卫相逢。即结为痈。热之所过。即为痈脓。身体有痛处。时时苦有疮。   凡痈发肿高者源浅。肿下者源深。大者易疗。小热者难疗。初便大痛伤肌。晚乃大痛伤骨。都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有脓。发肿都软者血瘤也、非痈。发肿以渐知。长引日月。亦不热。时时牵痛。瘤也、非痈。诸气结亦有肿。久久不消成痈。疗之宜散气。气已散。   若初肿处有浮气。年衰皆发痈。疗之宜及年盛。并折散热。可无此忧。   发痈坚如石走皮中。无根瘰也。久不消因得他热之疾。时有发为痈也。   无虚劳腹中之疾。或发血瘤疮。疮状坟起。头正盘直。不当灸疗。疗之火熨便焦烂。剥刮去焦痂。则血泄不可禁。必死。   凡痈无问大小。已觉、即取胶如手掌大。暖水浸令软纳纳然。称大小。当头上开一孔如钱孔大。贴肿上令相当。须臾干急。若未有脓者。即定不长。已作脓者。当自出。若以锋针当孔上刺至脓。大好。至瘥乃去其胶。凡痈高而光大者不大热。其肉正平无尖而紫者。不须攻之。但以竹叶黄汤申其气耳。肉正平为无脓也。痈卒痛。以八味黄散敷之。大痈七日。   小痈五日。其自有坚强者宁生破。发乳若热。手不可得近者。先内服王不留行散。外摩发背膏。若背生破无苦。在乳宜令极熟。候手按之。随手即起者疮熟也。须针之。针法要得着脓。   以意消息。胸背不过一寸斟量。不得脓。即与食肉膏散着兑头。内痈口中。如体身热歇。即服木占斯散。五日后痈欲着痂者。即服排脓内塞散。   凡痈破之后。便绵欲死。内寒外热。肿自有似痈而非者。当以手按肿上。无所连乃是风毒。勿针之。宜服升麻汤。外摩膏。破痈口当令上留三分。近下一分针之。务令极热。热便不痛。破后败坏不差者。作猪蹄汤洗之。日二。夏用二日。冬用六七日。用汤半剂亦可。   夫痈坏后有恶肉者。宜猪蹄洗去秽。次敷食肉膏散。恶肉尽后。敷生肉膏散。及摩四边。令好肉速生。当断绝房室。忌风冷。勿自劳烦。待筋脉平复。乃可任意耳。缘新肉易伤。伤则里溃。溃则重发。发则难救。慎之慎之。白痂最忌。治痈久。疮口不合。其肉白。而脓血少。   此为疮口冷滞。乃病患气血枯竭。不潮于疮,遂致如是。合用此艾叶一把。入瓦器内。浓煎汤。避风处乘热用艾汤浇洗疮口。四围净肉以绢帛兜艾叶。乘热浇沃。一日一次。洗了须避风。仍烧松香。以烟熏疮口良久。用神异膏贴之。其疮勿令厌秽之人见。若不能禁忌。疮口难安。药亦无效。   方   五香丸   (出千金方)   治虚劳客热。数发痈肿疮疖。   熟地黄(四两)黄黄芩大黄黄连泽泻细辛(各三两)甘草桂心芍药茯苓干漆(各二两)人参(一两)天门冬(五两)上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十丸。   日三夜一。加至二十丸。久服终身不发痈疽。凡方中用大黄薄切五升。米下蒸熟曝干用之。   热多倍大黄。一方无泽泻。   玄参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始发。热毒瓦斯盛。寒热心烦。四肢痛疼。   玄参(半两)甘草(半两生锉)麦门冬(三分去心)前胡(去芦头)枳实(麸炒微黄)人参(去芦头)赤芍药生干地黄黄芎赤茯苓黄芩(各一两)石膏(二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小麦一百粒。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热气太盛。寒热进退。   黄(锉)川升麻川大黄(锉碎微炒)黄芩远志(去心)赤茯苓赤芍药(各一两)生干地黄(二两)当归(半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生锉)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之。   生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发痈肿热肿疼痛。心神烦闷。   生干地黄(二两)玄参(二两)甘草(生锉)赤芍药黄(锉)木通(锉)黄芩当归(锉微炒)地骨皮(各一两)赤茯苓(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蛇衔膏   (出肘后方)   疗痈肿瘀血。产后血积。耳目暗等。牛领马鞍疮。   蛇衔大黄附子(去黑皮)芍药当归细辛黄芩大戟椒(去目)莽草独活(各一两)薤白(十四茎)上切。以苦酒淹一宿。以钵中盛。炼猪膏二升。龙衔藤一两。   合膏煎。名龙衔膏。今又有龙草。似蛇衔而叶大耳。亦有取其根合煎者。亦名龙衔膏。肘后方云。于七星火上合熬。绞去滓。温酒服如弹丸一枚。日再。病在外摩敷之。耳病以绵裹塞之。目病如黍米注中。一方不用大戟。   连翘饮治痈肿疮疖排脓。   连翘防风(去芦各三两)玄参白芍药荠(各二两)甘草(炙锉一两)桔梗(锉炒)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黄(锉四两)黄芩(去黑心二两)桑根白皮(锉炒二两半)前胡(去芦头)人参(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日二次。   玄参散治一切痈疽疮肿。   玄参黄芩(去黑心)羊蹄根芍药白芷丁香木香硝石(碎)半夏(汤泡七次)白蔹木鳖子(去壳)莽草上为散。以醋调涂。日三。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初见皮肤有疮。恐成痈。腑脏壅涩。或寒热噤痒。口干   心烦。   犀角屑知母(各一两)木通(二两锉)赤芍药川升麻荠葳蕤黄芩甘草(生锉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马牙硝(各二两)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   煎六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沸。不计时候温服。   内消散   (出圣惠方)   治痈肿结硬疼痛。   赤小豆(一合熬令熟)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生锉)瞿麦(一两)白蔹(一两)当归(锉微炒)黄芩防风(去芦头)黄(锉)沉香川升麻(各一两)上为细末。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