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01 页/共 3614 页

。   (一名五利大黄汤)大黄(锉微炒)升麻(各二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栀子仁(十枚去皮)上捣筛。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芒硝一钱。空心温服。快利三两行为度。未利再服。   一方甘草二两炙。内去芒硝。   导毒丹痈疽大便秘。   紫草栝蒌(连皮)上锉。新水煎服。或用黑豆一盏。入生姜、紫苏煎汤亦得。   孙真人单煮大黄汤宣热拔毒。大便秘者方可用。   上用锦纹大黄酒浸去皮。不以多少。锉如麻豆大。煮服快利。此要法也。   诸痈疽大便秘方   (一方名独圣汤)   治服金石、炙爆、饮酒、房劳、痈疽疼痛。   用甘草生一两锉碎。井水浓煎。入酒调服。能疏导恶物。   卷二百八十五 痈疽门   痈疽后补虚羸   (附论)素问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大抵病疮毒后。热痛楚。心气烦壅。   胸膈妨闷。不能饮食。所以患疮毒人。须藉饮食滋味。以养其精。以助其真。不日可补安全。   经云。牌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须用调理进食为上。不然则真元虚耗。   形体羸。恶气内攻。最难调护。可服茯苓开胃散。人参内补散。嘉禾散。仍兼服五香加犀角人参黄汤。排脓内补十宣散之类是也。参苓顺气散亦宜服之。   方   加味十全汤老人痈疽后。补气血。进饮食不美用。   黄(去叉芦锉令二寸长捶匾以冷盐汤温润蒸三次焙干锉)大地黄(先洗焙干以酒洒饭上蒸十次锉焙干二味各一两)人参(去芦切焙)川芎(微焙)大当归(去芦酒洗切去头尾留中焙干)白茯苓(去皮切焙)粉草(炙)白芍药(拣有皮者直刮去皮切焙)桂心(去粗皮淡者不见火切)天台乌药(隆兴者可)橘红(去白)白术(米泔浸半日切焙麸炒黄)北五味子(去梗微炒以上十一味各半两)上咀。每服一两。用水一碗。生姜五片。枣二枚。   同煎至八分碗。去滓取清汁。分作二服。留滓晒干。碾为细末。后常服再用姜枣煎服。   人参内补散   芍药黄芩(去心)茯苓(去皮各三两)粉草(一两半炙)桂心(不见火)人参(去芦各一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去芦焙)熟地黄(洗净焙)木香(不见火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八分。无时温服。   蔷薇丸治风湿体痛。不能饮食。兼痈疽后补虚羸。   蔷薇根枸杞根(各一百斤)食蜜生地黄(各十斤)上咀。先以水煮二根令味浓。   取二斛去滓。次内地黄煮令烂。绞去滓。微火煎令如粥。次内蜜搅令相得。每食后服。如弹丸许。   卷二百八十五 痈疽门   将理法   凡痈疽妄用恶草。愈滋其毒。不忌饮食。反害其疮。皆非正法。宜如后法将理。避风邪。   少睡卧。勿惊忧。勿嗔怒。徐行动。省言语。戒闺房。绝思虑。防触秽。听好事。疮频洗。   药常助。盥漱闻香。二便顺序。择饮食内充。无饥饱失度。敷药运动屈伸。疮口常加爱护。   卷二百八十五 痈疽门   食法   方   藕实羹治发背痈疽心烦热。补中养神益气。   藕实(去皮切五枚)葱白(切五茎)豉(一合煎汁一升半)甜瓜(去瓤切二枚冬用冬瓜)上先以豉汁煮藕实。次下瓜并葱。取熟。以五味调和作羹食之。日一。   杏酪粥治发背心肺积风热。解毒。   煎成浓杏酪(一升)黄牛乳(半升)大麦仁(三合)上先用水煎麦仁并杏酪。候熟。即下牛乳。搅令匀。空心食。日一。   豉粥方治发背痈疽。解毒去风热。   豉(二合)葱白(切二茎)薄荷(半两)生姜(拍碎三钱)盐花(半两)羊髓(二两)白米(三合)上以水三升。先煎薄荷、葱、姜至二升。却下豉。再煎十沸去滓。下米煮候粥熟。次下髓并盐。搅匀食之。日一。   凝水石粥治发背痈疽。毒攻寒热。   牛蒡茎(长五六寸别煮令熟研)白米(三合)凝水石(一两捣碎绢袋盛)上以水三升。   先煮凝水石至一升半。次下牛蒡并汁。再煎令沸。去滓。下米煮粥候熟。空心食。日一。   石膏粥治发背痈疽。头痛不可忍。   石膏(二两碎)葱白(切二茎)豉(半合)生姜(拍碎三钱半)米(三合)上以水三升。先煮石膏至二升。次下葱、姜、豉。再煎至一升半。去滓。下米煮粥。候熟食之。若渴加干葛根一两。   栀子仁粥治发背痈疽热极。上攻目涩。小便赤。   栀子仁(五枚)白米(五合)上先以水三升。煎栀子至二升。滤去滓。下米煮粥。   候熟。   空心食之。   竹叶粥治发背痈疽。诸热毒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