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20 页/共 214 页
  
  
   过去曾学菩提心,彼于此义能解了。
  如是世间亦不灭,斯诸天众善通达,
  明智照了悉无疑,是故彼天皆作佛。
  决定必得无依处,于法不取离分别,
  一切世间皆无作,彼于斯义能了知。
  一切法体离自性,天众心净无疑惑,
  菩提及与菩提心,一切皆空无自性。
  兜率诸天坚固慧,皆悉安住无所依,
  故得菩提不为难,必当速成无上智。
  于其未来星宿劫,当得度脱无边众,
  彼天一切皆成佛,同号名曰择法王。”
  如来于此诸天众,知其心乐为记说,
  一切天人闻说已,咸皆踊跃称心意。化乐天授记品第十七
  尔时,化乐天王为首,与其眷属七亿化乐诸天众等,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见诸兜率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咸皆称心,得住实际,于真如中无有疑惑;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头面作礼,向佛合掌,异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诸法是真实际、无边际、无碍际、无住际、无尽际、不二际、非际、实际。世尊,所言实际者,不颠倒故;无边际者,无限量故;无碍际者,离对治故;无住际者,离自性故;无尽际者,无有生故;不二际者,谓一味故;言非际者,是非有故。世尊,彼实际者遍一切处,无有一法而非实际。世尊,谓菩提者亦是实际。世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离自性故。乃至五无间业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无自性,五无间业亦无自性,是故无间业亦是菩提。世尊,言菩提者,如无余涅槃性亦如无间业性。何以故?一切法即是无余涅槃性,亦是无间业性。是故无余涅槃界即是菩提。世尊,若有众生住生死者可求涅槃,于实际中无住生死求涅槃者。何以故?实际无二故。世尊,我等于此解了无疑。若于此法无疑虑者,当知是人已曾过去于诸佛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世尊闻化乐天王及诸七亿化乐天等说授记已,欲令大众心喜悦故,而现微笑。尔时,慧命马胜以偈问曰:
  “怜愍世者现微笑,而不说其笑因缘,
  天人导师非无因,现此奇特微笑相。
  既见世尊笑光已,今诸大众悉怀疑,
  唯愿说其微笑因,断除一切诸疑网。
  斯等若蒙如来说,闻已咸生希有心,
  为彼众会净真路,趣向菩提作因缘。
  若有众生疑虑者,是人难得妙菩提,
  唯愿大智断疑惑,精勤速证无上道。
  世尊此诸大众等,志求菩提离诸恶,
  得闻诸天授记已,决定当成大法王。
  是故世尊愿怜愍,除断一切疑惑心,
  授此诸天菩提记,令诸大众皆欣喜。”
  尔时,世尊以偈答慧命马胜曰:
  “哀愍世间故现笑,马胜汝今问我义,
  我悉与彼天授记,汝等咸各净心听。
  此诸化乐天众等,自说授记得菩提,
  众中既作师子吼,能坏外道诸邪见。
  譬如空中雨众石,必堕大地无有疑,
  如是佛子离疑惑,自知定当成佛道。
  犹如日没至夜时,当知日出必不久,
  如是佛子备众行,定知必当具十力。
  又如日在正中时,观诸色像皆明了,
  如是佛子具众行,自知必得萨婆若。
  喻若日光至没时,众人咸知日不见,
  如是佛子皆自知,决定当得最胜智。
  譬如众流趣其下,智者当知归大海,
  如是佛子具明慧,定知必得上菩提。
  如人以石掷虚空,决定堕地无疑虑,
  如是佛子悉自知,不久当得世间解。
  智者法尔有此见,以知法故不致疑,
  自知分有佛功德,必定近于自然智。
  假使诸魔那由众,现佛言汝不作佛,
  不能沮坏其心意,已自善解真法故。
  决定于彼佛功德,咸各自说得授记,
  于斯诸天授记事,如来悉生随喜心。
  此天所修菩萨行,悉自了知不由他,
  彼等自说成善逝,世尊于此皆随喜。
  是故马胜若有人,欲得无上菩提者,
  可于此法应勤求,必获最胜安隐处。
  自成正觉悟斯理,随义如实能了知,
  亲近供养善知识,彼证菩提不为难。
  若有千劫修苦行,皮膏血肉无恋惜,
  若能解了斯义趣,此福广大胜于彼。
  过去所有一切佛,未来怜愍众生者,
  及以现在诸世尊,悉依此法成佛道。
  化天于我供养已,咸皆善知第一义,
  曾供过去诸如来,悟斯义理当成佛。
  诸佛所有胜三昧,及以现在所住定,
  彼天深得佛境界,由本先世久修习。
  马胜化乐天子等,于彼三昧无有疑,
  清净佛法既善学,今于佛道现修行。
  是故于理生信解,当正勤求离苦边,
  常应亲近多闻者,必得无上大菩提。
  闻佛所说妙法已,化乐诸天众会等,
  皆悉欣喜除疑网,流注趣向大涅槃。”他化自在天授记品第十八
  尔时,他化自在天王为首,与其眷属八十那由他诸天众等,见诸阿修罗、伽楼罗、龙女、龙王、鸠槃茶、乾闼婆、夜叉、紧那罗、诃罗伽阇天、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悦,皆得称心,异口同声,而白佛言:“世尊,化乐诸天所说实际者,我等尚不见实,况复见际?何以故?世尊,若见实者可言见际。何以故?是人行于二处住如是乘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为彼说此二种法:‘此二法者,非真境界。’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不二法不信不入,虽复如是此人发心望得菩提,当知是人行于非径。何以故?此于菩提非道行故。世尊,若有众生求菩提者,是人不见一法可觉。何以故?无有少法可得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世尊,彼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有为非无为,非有非无,非可识非可知,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证。谓菩提者,彼法非与余法作对治,余法亦不与彼法作对治。何以故?彼法非杂烦恼非离烦恼,法体不可得性自离故,此法不与彼法作对治,彼法亦不与此法作对治。何以故?一切诸法离诸相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识,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证。世尊,色生者离生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世尊,色灭者离色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世尊,过去者离过去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未来者离未来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现在者离现在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世尊,有为者离有为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证;无为者离无为相故,彼亦非可知非可识,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证。世尊,如是等乃至为阴所摄,或过去所摄、现在所摄、未来所摄,或有为所摄、无为所摄,此等诸法皆不可得。以不得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识,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证。世尊,若有如是为求菩提发心修行善男子、善女人,彼皆名为住菩萨乘。”
  尔时,他化自在诸天,咸各说已所知法已,以偈赞曰:
  “世尊善说尽有边,永不暂受六趣身,
  世间无智畏生死,发心欲度生死岸。
  彼诸阴体不可得,以阴性相本自空,
  一切法空皆无相,是故诸法离对治。
  自体即空无有物,无有可知及修舍,
  亦复非是可证法,如来说有即非有。
  相求菩提不可得,助道诸法亦如是,
  取心求佛不可得,菩萨相求亦不得。
  坚著诸相愚痴辈,彼等望得悟菩提,
  颠倒境界取相行,无智非行菩提道。
  入佛境界离众相,名为智者如法行,
  远离诸相及无相,亦离于空及不空。
  彼能悟解无上道,于诸外道非境界,
  亦非声闻所能知,又非缘觉之所趣。
  心得解脱净无垢,罗汉于法相应者,
  及诸一切辟支佛,非彼智慧之境界。
  彼句非为相心知,及修少空亦不解,
  若有解空说空者,亦说诸法无自性。
  彼受佛教无毁訾,是名善修空寂静,
  能悟难悟菩提道,世尊于彼真导师。
  赞佛二足最尊已,所获无量诸功德,
  回施一切诸群生,成佛觉悟未觉者。”
  尔时,世尊知彼八十那由他他化自在天,及以天王等得深信已,欲令大众增益善根,故现微笑。尔时,慧命马胜以偈问曰:
  “二足世尊现微笑,以知他化深信故,
  未曾演说笑因缘,唯愿如来为解释。
  大圣今者非无因,现是希有微笑相,
  愿佛开显因缘义,灭除大众诸疑惑。
  由见世尊微笑故,今此众会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