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24 页/共 3614 页
桃花丸治男子妇人泄泻不止。
良姜赤石脂干姜五灵脂上等分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米
豆蔻饮
(一名豆蔻散出百一选方)
治滑泄神效。
陈米(一两)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赤石脂(研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
粟米汤饮调下。日进三服。
曲丸
(出危氏方)
治脾胃中风。脏腑泄滑不止。
芎神曲(炒)白术附子(炮去皮脐尖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左氏述。楚子为萧将溃无社告申叔展曰。有曲麦乎。有山曲穷乎。曲穷芎也。意欲令逃水中以避祸。是知芎能除湿。予尝加术附以制方。治脾湿而泄者无不中。此药亦治飧泄。素问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食谷不化。盖春木旺时。肝生风邪。淫于脾经。至夏饮冷当风。故多飧泄。此药尤宜。
朝真丹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肠鸣腹痛。不进饮食。
渐至羸瘦。并宜服之。
硫黄(生研细三十两)朱砂(研为末三两一钱)白矾(七两半)上研匀水浸蒸饼丸。
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不计时。夏月宜备急。
枣肉丸
(出济生方)
治脾胃虚寒。或肠鸣泄泻。腹胁虚胀。或膈不快。食不
化。
破故纸(四两炒)木香(不见火秤一两)肉豆蔻(三两面裹煨香去面不用)上为细末。灯心煮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生姜汤下。空心食前服。
如神丸
(出三因方)
止泻。治脏腑虚寒。脾胃受湿。泄泻无度。胃泄泻暴
下。日夜无度。腹川乌头(四两米泔浸软去皮切作片子用盐四两炒黄去盐不用)半夏(汤洗七次去滑)苍术(米泔浸净洗各半斤)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汤下。
戊己丸
(一名苦散海上名方)
治冷热不调。泄泻不止。米谷不化。脐腹刺
痛。脾受湿气。
黄连(去须)芍药吴茱萸(去梗汤浸各等分)上将黄连芍药微炒黄。次下茱萸炒深黄色为末。水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日二三服。不拘时。一方水浸蒸饼为丸。良方作散末用水煎。治痢疾。一方面糊为丸。一方醋糊为丸。一方粥饮调下。
香茸丸
(出危氏方)
治饮多遂或洒泄。骨立不能食。但再饮一二盏。泄作几
年矣。
嫩鹿茸(以火燎去毛酥炙黄)肉豆蔻(火煨)生麝香(别研)上为末。白陈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下。热者酒蒸黄连丸。
固肠丸
(一名茱连丸出百一选方)
治脏腑滑泄。昼夜无度。
吴茱萸(拣净)黄连(去须)罂粟壳(去瓤蒂三味各等分)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乳豆丸
(出瑞竹堂方)
治脏腑泄泻不调。滑泄不止。诸药不效。
乳香(一两别研)肉豆蔻(二两面裹煨熟取豆蔻切碎另研为末)上为细末。相和用陈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汤下。一方乳香用肉豆蔻大一枚。剜小窍入乳香三分块。面裹煨熟去面为末。米饮下。一方以茶末对烹之。
肉附丸
(一名豆附散出百一选方)
治腹泻不止。
肉豆蔻(一两一钱面裹煨)附子(一个重七钱者炮去皮脐)上为细末。打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候干。每服五六十丸。米汤吞下。不拘时立效。一方姜五片。煎服空心下。
神授丸(出百一选方)治脏腑滑泻。